2014/04/01 | 來源:雅昌藝術網
[摘要]198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張輝,對中國歷史文化素有研究,在做了幾年圖書出版工作后,一個偶然的機會,經朋友的建議買來幾件紅木家具開始“玩”。
198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張輝,對中國歷史文化素有研究,在做了幾年圖書出版工作后,一個偶然的機會,經朋友的建議買來幾件紅木家具開始“玩”,這一玩就一發不可收拾,對于古董家具由一開始的興趣逐漸轉為熱愛。古董家具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趣味,讓他將大把的精力投在古典家具收藏上。近幾年,他從古家具收藏又延伸到更廣泛的古董收藏,而在擴展的同時并沒有忘記木器,反而升級到研究層面,尋找到新的興奮點,集中精力花費兩年時間寫出一本明式家具的研究專著,并將于近期出版。“從收藏角度來講,我并沒有達到一個什么狀態,我只是積累了收藏經驗,并想把這種經驗表述出來,歸納出來。收藏上并沒有太大的成果,只是將一段經歷和感悟寫出來,也算是個人收藏的一個交代。”張輝很淡然地總結自己的收藏歷程。
花費時間和精力收藏的幾百件紫檀等紅木家具,在后來的收藏過程中也被慢慢釋出。提起當初的收藏經歷,如今張輝變得很淡然,“剛開始還有種挺崇高的收藏的感覺,慢慢就進入到特自然的狀態,而真正要以藏養藏的時候就把它們看成了商品。原來每一件藏品都很寶貝,擔心會裂,用的心思也很多,但是東西多了以后,尤其是要易手,再買新的藏品時,就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意。”
而演變為這種狀態有一個契機。那段時間,有一個做新紅木家具的廠商聯系張輝做新家具的賣場,并且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合同階段,但最終沒有進行下去,這個時候,張輝就試圖將自己的老家具賣掉,釋放一部分藏品。“我當時在等急了的情況下,才有了出售老家具的心思。最初,我想做新家具的生意,也考察過很多工廠和家具的制作工藝,恰好趕上木料漲價,按照原來的合同價,這個商家覺得自己會虧,他就拼命想推翻合同條款,我一看沒辦法再操作了,只好拿自己的藏品來賣。同時也是為了擴展收藏視野,釋出一部分家具藏品,收藏其它門類的古董。”
張輝認為木器是古董收藏的基礎,從技術鑒定來講,木器的風化程度、皮殼以及木器不同階段的狀態,作為其它古董的配件有很多的參照意義。“真正做古董收藏,木器的收藏經驗很重要,有許多別的門類,比如硯臺盒、以及古琴上的配件、器物的底托都是木制的,可以幫助做年代鑒定。”(周曉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