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中國名山大川眾多,風景優美,蘊含著鐘靈之氣,而山水景色之美,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欣賞的。
正如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在《招隱詩》中所描述道,“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在古人看來,自然的山水清音更勝于靡靡絲竹之樂,這也啟發了后人對山水的純粹審美態度和美學價值?!爸钦邩匪?,仁者樂山”,中國的山水文化源遠流長,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中國人的價值觀,由此形成的“隱逸文化”滿足了中國人的精神樂趣。
如今,身處繁忙現代都市的人們,恰如在乎山水之間的醉翁,只想尋覓棲息心靈與釋放身心的場所。讓我們用具有中式傳統美學精神的山水風貌,滋養“當代人”的生活逸趣。

借景
與山水為鄰
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有依山傍水的山居院夢?!盁o相景幽遠,山屏四面開?!备鎰e喧囂,回歸自然,極目望去,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便是將山水當作置景,體驗到遺世獨立的安寧悠遠。
中國人在空間構景上是分外含蓄的,或是運用簡潔的景墻窗框,有選擇地攝取優美景色。立于窗前,視野便在山水之間徐徐展開。引自然山水入住,成為空間的主角,從而實現了自然與設計、空間與時間的完美結合。

引自然山水入住,讓山水成為空間的主角
當然,獨攬山水美景有時只能是想象,由形達意,不妨用枯山水造景,在空間中將自然引入室內,營造曲徑通幽的好去處。踱步之間,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及空間感,值得仔仔細細慢慢悠悠地欣賞。
想與山水為鄰,亦可置上一幅山水畫作,人行在畫外,山水居于畫中,自然地融為一體,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看似不經意,卻將來訪者引入自己的隱逸山水間。

引自然山水入住,讓山水成為空間的主角
光影
看山水起舞
光與影是空間的靈魂所在。光的流動可以造就形態各異的線條,折射向空間的轉角,隨著時間而推移,如夢如幻。于觀者,似乎亦靜亦動,是非常具有藝術感的深入體驗。
在空間的配合下,流動的光影,真實存在但又不可觸碰,虛實對比,若隱若現,好似被墨色暈染的山水圖景,筆鋒峭拔蒼勁、設色溫潤秀麗。景致迷蒙,層次幽遠,意境曼妙,讓來訪者忘我陶醉。

這些質地柔軟的光線交織,在干練的線條搭配中,便得見山水之勢,呈現出光影與山水間的意境。透過光影的照射,用現代手法構造出頗具設計感的一隅,更增加了空間的溫度和舒適感。
蜿蜒曲折的光影線條,宛如溪流延伸至山林深處,又像水波紋一樣由中心向外散射,將遠山和溪澗于室內重塑,連綿形成山之高聳、水之奔流,用以豐富空間意境,增添了一絲古典深邃氣息,又不失現代簡約之美。

流線與曲線的結合,將遠山和溪澗于室內重塑
融合
現山水之美
“藝術必須出自于大自然,只因大自然已為人類創造出最獨特美麗的造型?!?/span>
山水,在中國傳統文學中,一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審美意象。無論是寄情于山水的魏晉名士,還是唐宋文學大家,都樂于將山水滲入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情調之中,以山水入詩、入畫、入茶、入酒等等,與生活處處結緣,共生共存。

踱步之間可見高山流水,盡顯文人雅士的意趣(區氏家具供圖)
以生活為引,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具,試圖對山水文化所傳遞的隱逸生活和東方美學,做進一步的表達。“山水質有而趣靈”,這些家具承襲了自然山水的風骨與神韻,將高山流水的平衡、沉寂之美嫁接而入,讓人看到就能產生山水田園的聯想,帶來耳目一新的居住體驗。
從此空間中仿佛有了自然的靈魂,這些山水家具成為家的藝術品,如同畫卷一般呈現。目之所及皆為匠心,盡顯文人雅士的意趣,營造貼近自然的雅致生活美學。

憶古軒—西廂房·新東方《萬合沙發》

恒達木業

閑適紅木《上水沙發》
空間中對山水的呈現,終歸源自個人對自然意境和東方文化的感悟。繁華落盡,借由現代與山水的和諧,收納自然意趣于此處,與山水咫尺,抽身都市紛擾,為自己與家人營造隨風飄逸、舒適雅致的生活。
(來源:第十二期《新中式家具》雜志 林子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