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 來源:《品牌紅木》雜志
[摘要]2017年,首屆中國新中式紅木家具大會的舉辦讓新中式徹底火了。就在此時,有人提出了疑問:新中式是否會成為推翻傳統中式的那股“后浪”嗎?
自從新中式提出之后,紅木家具行業因為這種“新風格”變得熱鬧,不少企業盼著沾光帶來更好的發展效益。
相較于傳統中式家具,新中式更加強調現代感、舒適度與功能性,更加符合大眾口味,是現在整個紅木家具行業的大勢所趨。2017年,因為首屆中國新中式紅木家具大會的舉辦,新中式可以說徹底火了。就在此時,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中國人常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趕舊人”,那新中式是否會成為推翻傳統中式的那股“后浪”嗎?
由于時代的變化,文化傳統的變化,以及生活習慣的變化,人們對于器物的要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為新中式的產生、發展及演變創造了條件。新中式其實對很多行業都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但是在紅木家具行業會有一些不同——跟其他行業相比,紅木家具行業的本質是對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的傳承。而新中式不管是在用材、工藝還是細節考究上,其根本還是在于“中式”二字,離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會失去了發展的立足點。
而且家具本身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會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影響,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和要求。比如在宋代,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普及民間,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坐的習俗,也一改雍容華貴的唐式家具風格,不事雕琢,以質樸取勝,給人清淡雅致之感。又如清式家具,在風格設計上逐漸形成有別于明式家具的另一獨特的派別風格,表現為造型厚重、形體龐大、裝飾繁瑣。放到今天的視角來看,新中式實際上是對紅木家具市場的豐富,并不是意味著就可以推翻傳統中式家具了。
前不久,在與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央民族大學人體工程學專家蘇垣老師討論關于新中式家具發展問題時,他說了一個簡單但意義深遠的故事:一日乾隆皇帝登山游玩,拾級而上,便問身邊大臣:“我等現在登山有何好的解說?”這時紀曉嵐說:“步步登高!”皇帝聽完自然很高興。游畢下山,皇帝心想剛才你們說朕步步登高,看這會兒你們又怎么說?于是便問道:“剛才朕登山你們說朕步步登高,很好!可這會兒朕在下山,這又該作何解說呢?”紀曉嵐不愧為大學士,又說了一句:“后背(輩)更比前背(輩)高!”可以這么理解,下山時,人的重心一般往前,顯得后背更高一些,但從更深層的字義去理解,后輩的人更出色,更有成績,會超越前人,這與“長江后浪推前浪”有著異曲同工之意。
傳統中式家具與新中式家具的關系正如故事中的“前背”與“后背”。傳統中式家具有著傳承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受眾基礎,但是以新內容、新材料、新形式詮釋的新中式家具,也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先進性和獨特之處。
由此,新中式是否會成為推翻傳統中式的那股“后浪”,是個“偽問題”。因為新中式的成熟與完善,只不過是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變化。(來源:第四十二期《品牌紅木》雜志 梁曉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