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不想成大品牌的企業主不是一個好領導者,任何一個品牌,做大做強都是畢生心愿。那么企業該如何做品牌呢?看完這五個一標準,或許你會得到一些啟示。
不想成大品牌的企業主不是一個好領導者,任何一個品牌,做大做強都是畢生心愿。那么企業該如何做品牌呢?看完這五個一標準,或許你會得到一些啟示。
品牌營銷第一招:開創一個品類
大多數人都知道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卻很少有人會去關注第二個、第三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第一”永遠是舞臺上鎂光燈下的焦點,而被人們深深地印在腦海當中。對于那些后來者,大多數的人們都失去了好奇心,沒有多大的興趣。
一個品牌的建立也同樣如此,消費者大多只會記住一個行業或品類里面的老大品牌,而對于老二、老三品牌,消費者卻總是記得比較模糊。品牌營銷的第一條法則就是要“開創品類成第一”。要想樹立新的品牌,就必須打破原有的秩序和規則,創造新的品類,從而避開激烈的競爭。
品牌營銷第二招:借靠一棵大樹
網上流行這樣一個關于“出售書籍”的段子:一位出版商有一批滯銷的書久久不能脫手,便給總統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的問總統的意見,忙于政務的總統沒有時間與其糾纏,便隨口應了一句:“這本書不錯!”出版商如獲至寶,進行大肆宣傳:“現在有總統先生喜歡的書出售。”于是,這些滯銷的書不久就被一搶而空了。

書籍和總統扯上了關系,通過總統背書,就成了暢銷書
不久,這個出版商又有書賣不出去了,他又送給總統一本。總統上了一回當,想奚落他一下,便說:“這本書糟透了!”出版商聽后大喜,他打出廣告:“現在有總統討厭的書出售。”結果,不少人出于好奇爭相購買,書隨之脫銷。
出版商第三次將書送給總統的時候,總統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不置可否。出版商卻大作廣告:“現有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出售!”居然又一次大賺其利。
“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個段子讓我們明白,其實出售什么樣的書籍并不重要,而關鍵在于這本書籍和總統扯上了關系,通過總統背書,就成了暢銷書。品牌營銷也是如此,如果能靠住一棵大樹,借勢于外力,自然會使品牌構造的路程省很多力。所謂“大樹”便是在消費者心智模式中已經形成的認知,通過借勢消費者認知提升自身品牌的方式,便是“靠大樹”的策略。
借勢營銷在銷售中是很常見的,在剛過去不久的杭州G20峰會,作為會場座椅的供應商,明堂紅木限量推出G20同款元首椅“首席”,廣泛受到消費者認可,效果甚好。

G20同款元首椅“首席”
除此之外,國家領導人在會見國外訪客時接待使用的也是紅木家具,紅木家具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言,頻頻在重大場合露面,紅木家具企業應該借此不斷宣傳品牌。

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使用紅木家具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
品牌營銷第三招:占領一塊區域
在商業的王國里,品牌的營銷與構造也是如此,與其四處游擊,成為無根之木,不如占地為王,打好基礎進行漣漪型擴張。
占領一塊區域進行品牌營銷與法則構造的企業,可以具備兩個優勢:
第一,建立與區域內的人們的情感聯系。人們普遍對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具有深深的情感聯系和地域自豪感,因此很多時候會選擇本地的品牌。比如江西人喜歡抽江西的金圣煙,安徽人喜歡抽安徽的黃山煙。
第二,吸引外區域的消費者。深度挖掘區域文化,將品牌做成區域特色,可以形成區域位勢,吸引外區域的消費者。比如貴州茅臺鎮的酒,大家普遍認為是好酒。通過品牌“占位”,是一種較好的品牌營銷方式。

品牌營銷要做到占領一塊區域
占領一塊區域這一點在紅木家具行業有十分明顯的表現,如今廣東中山、浙江東陽、福建仙游已經成為全國三大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并形成了自己的區位優勢,紅木家具企業應該利用這一優勢做好品牌營銷。
品牌營銷第四招:建立一項標準
通過標準的制定使自己的品牌快速被消費者接受。標準的制定是為了讓自己的品牌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建立的標準一旦被消費者所認同將產生巨大的作用。
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時候會識別這項標準,并且會為了滿足這項標準而買單,同時也會因為競爭對手沒有滿足標準而拋棄競爭對手品牌。標準的制定需要形成差異化,成為企業特有的一項競爭力。
能夠被快速模仿的標準是不可持續的,雖然能夠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銷量,但無法將這樣的“標準”打上品牌的印記。
品牌營銷第五招:吸引一類人群
企業的品牌定位需要有一個消費者定位,鮮明的消費者定位,能夠快速建立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對接與聯系,從而快速“對號入座”,企業的品牌也能快速被定位的消費人群所接受。
隨著80后、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紅木家具不再是中老年群體的專屬消費品,企業開始重視這個新興市場,從產品設計、營銷渠道等方面進行年輕化改造,或直接做差異化品牌,主打年輕人市場,真正去了解、認知他們的需求,才能在未來的營銷實踐中收獲成功。
或許你會問,現在紅木家具市場上好的品牌有哪些?在即將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大會,會給你一個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