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2 | 來源:《品牌紅木》雜志
[摘要]在紅木企業“增加新樹種”迫切的現實利益需求之前,《紅木》國標修訂小組不得不考慮消費者的利益、持續發展的可能與國際的影響。這場多方力量之間的博弈,2015年能否看到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2015年伊始,國家標準GB18107-2000《紅木》修訂工作會議在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召開,2015年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能否出臺,是紅木企業最為關心的事情。
在此,《品牌紅木》與您共同回顧國家標準《紅木》修訂啟動以來的大事件吧。
2000年5月19日,國家標準《紅木》正式發布,2000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13年來,在政府相關部門、紅木生產經營企業、消費者和媒體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標準《紅木》得以有效實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促進著紅木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了提高國家標準《紅木》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行性,認真總結分析國家標準《紅木》實施13年來的經驗,由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牽頭起草的國家標準《紅木》進入了修訂階段。

2013年6月18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啟動會暨2013年度紅木行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13年6月18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啟動會暨2013年度紅木行業發展研討會召開。全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國家林業局科技司、中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以及來自全國相關高校、科研機構、質檢機構和企業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和代表參加會議。作為國家標準《紅木》修訂的牽頭單位,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表示:將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按照新形勢新要求,全力做好國家標準《紅木》的修訂工作。

2013年9月16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3年9月16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木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質檢機構和行業協會的46家參編單位70多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上,全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虞華強宣布了修訂起草小組名單。國家標準《紅木》修訂項目負責人殷亞方提出了修訂計劃及實施安排。各參編單位代表分組討論,針對紅木定義、紅木樹種范圍、紅木分類、紅木必備條件及測定方法、紅木樹種涉及的國際/國內法信息以及紅木的宏觀和顯微結構圖等方面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2013年11月9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在浙江東陽召開
2013年11月9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在浙江省東陽市召開。
2014年1月7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三次工作會議在廣東省中山市召開。
2014年4月18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四次工作會議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召開。
三次會議,三大產區,各大參編單位和紅木企業代表主要圍繞著國標的修訂的重點——紅木樹種范圍、分類、必備條件和木材鑒定方法等提出了眾多修訂意見和建議。

2014年1月7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三次工作會議在廣東中山召開
第二次會議上,有人提出建議在香枝木類中增加東京黃檀、多裂黃檀兩個樹種,但當時尚缺乏相關的翔實科學數據,如木樣標本、顯微切片、資料等。
隨后,第三次會議上,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張耀麗、徐永吉、阮氏美向修訂會提供了東京黃檀入國標的論證資料。
然而,增加新樹種,只是《紅木》國標修訂小組人中的少數意見。記者在第一次、第二次修訂會中的意見匯總中看到這樣的字句,“大多數建議維持原來的樹種。”第三次修訂會中,不同意增加樹種的專家表示:“研究不到位,證據不充分,對不夠明確的樹種暫時不要列入。

2014年4月18日,國家標準《紅木》修訂起草小組第四次工作會議在福建仙游召開
由此可見,與會專家對“新增樹種”這樣牽動業界神經的問題慎之又慎。
“新材料品種繁多、價格相差太多,引入或將造成市場混亂”等或許是眾多專家不得不審慎的原因。一些業內專家此前曾表示,紅木家具使用的樹種涉及多種瀕危樹種,不少用材都是熱帶森林中的保護性資源。
《紅木》國標修訂是開放的,在全國各大紅木產業基地召開會議,邀請中國家具協會,全國的主要木材、家具質量檢測機構,高校科研單位以及自愿報名的國內主要的紅木生產、加工、貿易企業代表參加。通過一次次的會議,修訂的國標《紅木》才能切實符合紅木產業的發展。通過這一次次的會議,基本上確定了一些修訂的主要方向和意見匯總,也為《紅木》國標提交送審國家標準委繼而通過批準后能夠發布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顯然,在紅木企業“增加新樹種”迫切的現實利益需求之前,《紅木》國標修訂小組不得不考慮消費者的利益、持續發展的可能與國際的影響。這場多方力量之間的博弈,2015年能否看到結果,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第二十七期《品牌紅木》雜志 馬茜∕整理 吳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