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 | 來源:《品牌紅木》雜志
[摘要]對于紅木家具行業2015年的發展預測,有人說2015年紅木家具行業進入了瓶頸期,也有人說2015年是紅木家具企業最大的機遇年?;蛟S“深耕期”更適合2015年的紅木家具行業。
2014年紅木家具企業發展是好是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作為行業媒體我們的責任是幫助企業分析行業現狀,助力企業發展。
對于紅木家具行業2015年的發展預測,眾多行業專家學者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有人說2015年紅木家具行業進入了瓶頸期,有人說2015年紅木家具市場仍低迷,有人說紅木家具會跟著房地產行業一起冷,有人說2015年是紅木家具企業最大的機遇年,有人說2015年將迎來洗牌大戰,也有人用理性回歸來概括。筆者認為,在經歷了風起云涌之后,2015年紅木家具企業將進入深耕期也許更符合實際。
“深耕”是說當一塊田地要播種、插秧之前,先須犁田,把田地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便能促進生產。紅木家具企業亦是如此,通過一系列的挖掘,整理必將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那么,深耕期的企業要如何發展,以下幾個方面的梳理,希望能幫助企業進行自我分析,促進增產的同時不斷超越自己。
在眾多紅木家具企業中,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各種問題。有的企業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的企業迷于表象不明大勢,有的企業墨守成規不懂創新。所以,樹立正確的企業品牌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是2015年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近兩年的發展中,一些沒有自主品牌依靠貼牌加工定單的紅木家具企業表現得特別脆弱,在危機中成批倒下。這場危機驗證了擁有自主品牌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然而,自主品牌并不只是大企業的專有課題,在整個紅木家具行業中,面廣量大的小企業們也要增強自主商標發展的意識,走品牌發展之路,為企業自身的生存與持久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有了品牌是第一步,如何打造品牌的影響力是接下來該走的路,如今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家具好讓人知道才是王道。但是在筆者的采訪中發現,不少中小企業還是不太愿意主動去做品牌傳播,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覺得對銷售無重大作用,有的則是怕做大后“樹大招風”。但是筆者認為,無論企業發展處于什么階段,都要做好品牌傳播,因為這是決定企業能否在深耕期絕地反擊的重要環節。
企業發展的初級階段,要做好“面子工程”,也就是說企業網站、畫冊等這些能夠清晰介紹自己,能夠突出自我優勢的平臺是必須要有的。接下來,應該適當投放資源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將企業名或產品名與一些關鍵詞進行捆綁,經過時間的沉淀,會讓更多人在如大海般的網絡上搜索到企業的信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要善于使用細水長流式的、持續的、小規模的品牌傳播。與其大手筆取得短時間的影響力,不如選擇垂直類媒體,規律性地在公眾中露面,更容易被記住。從追求區域市場的知名度開始,逐步推進,在一個集中區域增加保有量,塑造口碑,再逐步擴展到其他區域,助力品牌發展。這樣一來,自己的產品在市場才能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銷售量就可以得到保證。
無論市場如何變,創新是永恒的話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關鍵在于創新,一個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更是要創新。紅木家具企業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產品的更新,人才的引進和商業模式的改變三個方面。
創新是所有行業進步的源泉,紅木家具企業要想增強競爭力,首先要在產品創新上下足功夫,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創新設計理念,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良好基礎。
增加產品附加值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辦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引進創新型人才。專業人才與傳統師傅的區別在于,他們會將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相結合,把更新更好的創意和想法融入到產品制作中去,從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在深耕期的企業如何才能吸引人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紅木家具企業并沒有自身的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一直是隨大眾的潮流向前走的。傳統的家具業模式,肯定行不通,大眾的O2O模式也不好走,所以,紅木家具企業必須有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才能發展的更好。紅木家具企業誰得天下,誰造就世界名牌,必須發展屬于自己的模式,將自己的渠道整合得最好,誰的服務體驗做得最好,這些都是在深耕期必須理順和深挖的問題。想要發展,理清思路是關鍵,希望紅木家具企業在2015年深耕期中能夠思考更多,從而收獲更多。(來源:第二十七期《品牌紅木》雜志 馬茜∕文 徐妃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