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 來源:《品牌紅木》雜志
[摘要]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紅木家具理所當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與此同時,在殘酷的紅木家具市場,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
“文化”這個詞沒有人會感到陌生,它既包括現代文化,也包括傳統文化,并且兩者之間息息相關、一脈相承。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紅木家具理所當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與此同時,在殘酷的紅木家具市場,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
在廣東省中山市大涌、沙溪等地的紅木家具一條街,各種品牌的紅木家具門店比比皆是,擁有奪人眼球、風格鮮明的店面,無疑是吸引顧客的好方法。然而,只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是不夠的,把具有獨特特色的企業文化呈現在消費者眼前,不僅能夠提升企業品位,更能讓顧客對品牌印象深刻、流連忘返。
文化墻是有表情的面孔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最根本標志。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公司有一個共同特征——都有一套獨特的企業文化在支撐著企業、激勵著企業員工、吸引著顧客。

紅博城LED文化墻
企業文化一旦得到廣泛認可,員工就會對企業形象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對企業的工作產生責任感,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使命感,對企業的利益產生維護感。繼而形成一股合力,共同為企業效力。顧客也可以從企業文化了解到企業的實力,堅定其購買的決心。
作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文化墻能夠有效表現出企業的經營理念,文化墻代表著一個公司的形象,傳達企業文化、展示企業實力,文化上墻的宣傳方式能有效塑造企業在員工和顧客心中的形象。
文化墻是一張有表情的面孔,也是門店設計中的點睛之筆。要知道,顧客進入門店,對企業最初認知就是從文化氛圍開始的。文化墻又是營造文化氛圍的重要手段,可以使每位進店顧客都能耳濡目染,接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刺激購買欲。
最重要的是它能夠體現出企業獨特的核心價值,能夠全面的展示企業內涵、企業發展戰略、紅木文化、品牌特色、榮譽業績,以及員工風采等內容。
文化墻的載體推陳出新
隨著高科技手段在紅木家具行業的廣泛應用,有企業開始使用LED屏幕作為企業文化的展示手段,電子屏幕的應用使文化墻更加富有動感,通過不斷變化的圖片和字幕,集中展示出企業文化,視覺效果非常不錯。

宏達一品居在木頭上雕刻企業微信二維碼
更有企業利用自身優勢,用木材雕刻出獨一無二的企業標識,如企業logo、微信二維碼等,一方面可以展示企業高超的雕刻技術和獨特創意,另一方面也突出企業選用材質的真實性。這樣新穎的形式吸引顧客躍躍欲試。據宏達一品居的店員介紹,顧客看到這樣新穎的二維碼紛紛掏出手機掃碼,傳播企業文化的效果特別好。
文化墻的內容和形式
對紅木家具來說,很多顧客對產品是有一定了解的,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和品牌特色是吸引這些“懂行”顧客的重要手段。

永華家具文化觀光走廊一角
記者走訪多家紅木家具企業發現,部分企業文化墻內容千篇一律且陳舊無趣,內容簡單、缺乏新意;更有甚者,還出現了圖片與材質不符、人名標注差錯、錯別字等低級錯誤。這樣的文化墻,非但不能吸引人,反而會“趕跑”那些真正的買家。
相比之下,永華家具的文化觀光走廊的效果就比較突出。他們的文化墻,更注重“猶抱琵琶半遮面”效果,介紹企業精品家具的內容,看起來就像是一幅美妙的書畫作品。顧客進店后,不知不覺就被吸引過來,讀過內容后,對企業的好感也油然而生,對促成銷售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伍氏興隆文博會展廳一角
對行業內的知名品牌伍氏興隆而言,媒體對他們的報道無疑是一大優勢。伍氏興隆抓住了企業的這一特點,強調各大報紙對企業的高度關注,把報刊剪影做成文化墻的一部分。這樣的點綴,既有文化氣息,又巧妙傳遞了自己的優勢,而且剪報本身也是一幅文化色彩濃重的裝飾畫,既美且雅,妙。

祥利·為家名家居世博園店內文化墻(一)
此外,文化墻材質宜采用彰顯古樸、穩重的木色、黑色、棕色。造型設計需要與店面內整體裝修特色和家具擺放相匹配,與企業生產的家具材質和工藝特點相結合,讓人覺得有渾然天成之感。以祥利·為家為例,在名家居世博園店的店內,紅色靠墊與企業加盟店銷售場景顏色統一,和諧自然,場景已經成為展廳的一部分,大大吸引了顧客的注意力;他們的弧形文化墻與店內擺設風格一致,更是匠心獨具。

祥利·為家名家居世博園店內文化墻(二)
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做有“文化”的企業,才能讓講究傳統的紅木家具企業長足發展。用企業文化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來源:第二十四期《品牌紅木》雜志 馬茜∕文 陳雪聰∕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