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0 | 來源:北京參考網
[摘要]近一年中,受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影響,國內紅木家具價格持續走高。
近一年中,受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影響,國內紅木家具價格持續走高。緬甸方面近日更宣布,停止原木出口,只允許出口木制品,這一變化使業內普遍預測,國內紅木市場或將醞釀新一輪價格上漲。但專家也提醒消費者,由于目前國內紅木市場中存在鑒定難、稱呼多樣等問題,在選購紅木產品時需多注意材質等問題。
成品紅木家具或迎新一輪上漲
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許多紅木家具生產企業在近期提高了產品的售價,其中以交趾黃檀類產品漲幅為最。此外,多家未漲價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將在近日調整其產品價格。
對于市場中出現的價格普漲現象,位于北京西三環紅木街的某紅木企業負責人段先生分析認為,這是受近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所致。“在去年6月份,交趾黃檀、微凹黃檀等樹種被列入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后,價格一路走高,同比增長近一倍。”
魚珠·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網監測數據也顯示,大果紫檀目前市場價格約為每噸3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每噸1.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上漲114%,奧式黃檀、微凹黃檀等紅木原料價格也同比增長近一倍。
“受此影響,我們的產品售價從去年6月起開始逐步上調,部分產品售價較去年已增長約3成。”段先生還表示,“由于自今年4月1日起,交趾黃檀等紅木原料的主要產地緬甸停止所有原木出口,企業只能在當地將原木加工成半成品才能帶入國內,這使得國內紅木原料的供應更為緊張,所以我認為紅木家具的價格在近期應該還會出現一輪上漲。”
此外,記者還從卓木王紅木、友聯·為家北京店等企業門店了解到,受原料供應日益緊張及價格持續走高的共同影響,部分由交趾黃檀等名貴紅木材質制作的家具已出現缺貨現象,同時對于已生產家具成品,其店內負責人均表示或將在近期提高售價。
購買紅木家具需多加注意
雖然商家一致看好紅木家具的未來市場,但目前消費者對于紅木產品仍以觀望為主,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紅木市場存在樹種稱呼多樣、鑒定難等問題,消費者難以放心購買。
據了解,我國最新修訂的《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規定,在銷售紅木家具時,賣家應對產品質量進行明示,明示內容至少包括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分類、產品名稱、產品主要用材等信息。
但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雖然此標準已實施一年有余,卻僅有部分商家執行,很多商家對其所售產品仍未添加任何說明信息。此外,更有商家以“紅酸枝”等概念模糊的俗稱解釋所售產品的材質。
據居然之家店內一企業負責人介紹:“國內公認的紅木原料共33種,雖各有科學名稱,但業內對很多樹種卻用相同的俗稱,例如交趾黃檀、巴里黃檀等紅木被統稱為紅酸枝,不過這些材料的價格卻相差數倍。”
另據中國林科院木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紅木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姜笑梅介紹:“當前業內慣用的紅木材質檢測方法可確定材料分類,卻無法鑒定材質所屬分類的種以及產地。”
姜笑梅還表示:“科研單位是目前鑒定紅木家具的主要部門,但其權限僅是接受委托并鑒定,沒有監管和執法的權力。”她建議,有關部門應對紅木市場起到協同監管的作用,共同推動紅木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康菊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