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1 | 來源:互聯網
[摘要]由于這幾年紅木市場發展過快,存在一些不理智因素,讓很多人忘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信和義。
紅木古典家具之所以幾年之間紅火如此,就是因為它是中國悠久文化的重要載體,如果不是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原材料即使再好,也不至于這么廣泛地受到國人乃至國際上諸多認可。換句話說,紅木家具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內涵。
但由于這幾年紅木市場發展過快,存在一些不理智因素,所以很多人忘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信和義。中國幾千年道德文化講的就是信義,無信不立,無義不成。一部《水滸傳》就 是信義的張本,是中國信義文化的結晶。朋友相處講信義,為商為賈更要講信義,否則無以致遠。
這讓我想起了明清時期興盛無比的晉商和徽商。一部《喬家大院》讓國人重新認識了晉商。這是一部商業經營的勵志片,但我們更應該從中解讀到的是信義為先的儒生情懷。喬致庸在生意場上堅持“信”、“義”、“利”,時刻不忘祖訓“誠信為先,禮義為道”,兢兢業業,誠信經商,信義做人,同時志存高遠,懷抱以商救國的理想,最終實現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人生目標。
徽商從明初出現,到明中葉大發展,至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鼎盛,綿延600多年。徽商有“賈而好儒”的美譽,或有儒而賈,或賈而兼儒,或由賈而儒,表現出徽商對儒家文化的深植人心,仁義禮智信是徽商人生理念的基石。“恩信”是徽商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價值觀。
安徽黃山歙縣木商程之藩去四川做木材生意,單是山里伐木運木一項,就雇傭役夫幾百人,其中有一些是少數民族,如何管理?史載:“之藩遂為之長,結以恩信,役夫無不悅服,悉聽其部署。”他不是強迫命令,而是把自己當做兄長,以恩德信義聚攏人心。這使其舉重若輕,事半功倍,所以經營幾十年,他的木業得到很大發展。
晉商、徽商之所以成為中國商幫中重要的兩脈,蓬蓬勃勃薪火相傳數百年,得益于誠信、禮義、仁愛等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內在驅動,正是這些文化價值觀念,在他們發展壯大之后,對內起著聚攏人心,對外則成生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如此,生意越做越遠,越做越大。正可謂湖海仰德,而資益積。(梁曉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