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7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我國工藝美術品中被人們牢記且隨口即能說出的品牌寥寥無幾,因此,注重品牌建設,是我國工藝美術行業應該堅持的道路。
“十一五”期間,我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藝美術產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市場日趨成熟,創作隊伍日益龐大。而設計獨特、技藝精湛的工藝美術品,比如木雕、根雕、漆器、珠寶玉器、古典工藝家具……也漸漸走進人們視野,受到了歡迎。
有人說,現在是“品牌致勝”的時代,再好的產品都離不開品牌的支撐。日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硯祖做客湖北美術館,主講“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與品鑒”時也說道,目前國內有很多工藝美術品,不缺創意,但缺品牌。我國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豐富,但被人們牢記且隨口即能說出的品牌卻寥寥無幾。
另外,李教授還提到,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是國內工藝美術品品牌發展的瓶頸。盡管目前已有部分工藝美術品企業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也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但由于知識產權得不到有力保護,新產品面世后很快就被復制、被模仿,使得品牌的附加值偏低,有無品牌差別不大。長期如此,品牌建設受到阻礙,自然不利于形成強勢品牌和老字號品牌。
日前,記者就我國工藝美術品不缺創意缺品牌的相關問題采訪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文土老師。他說:“工藝美術品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講究取材和工藝,且我國的工藝美術行業仍以家庭作坊式為主,批量生產難以進行,從而增加了打造行業品牌的難度。而已有品牌要想做大做強,除企業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和行業的幫助。”
近年浙江東陽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迅猛,令人刮目相看。當地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傳統木雕技藝與現代紅木家具融合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產業——木雕·紅木家具產業,造就了如新明紅木、卓木王紅木、振宇紅木等知名品牌,為東陽工藝美術產業的提升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作為東陽木雕的領軍人物,馮老師對這種合作模式則是如此看待的,“東陽依靠木雕發展起來,如今將木雕與紅木家具相結合,發展木雕·紅木家具產業,既促進了東陽木雕的發展,也推動了紅木家具的壯大。二者合一,對東陽工藝美術產業影響很大。”此外,記者走訪了解到,國內工藝美術品市場缺乏規范,小、亂、散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這也是直接導致我國工藝美術品品牌建設滯后,難形成強勢品牌和老字號品牌的重要原因。
我國工藝美術品市場潛力大,但強勢品牌缺乏,企業品牌意識單薄,已然影響到了其產業的長遠發展。注重品牌建設,是我國工藝美術行業應該堅持的道路,通過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向市場奏響工藝美術品崛起的最強音。(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梁曉珩∕文 周曉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