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 來源:北方網
[摘要]明代家具的飛速發展與明中葉以來的儒學思想的變遷有著密切的聯系。東林學派在思想文化領域倡導“經世致用”的實學,提倡改革,鼓勵創新。這種追求科學的精神大大促進了明代家具制作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明式家具經久耐用的榫卯結構及重儉輕繁的文化特征。

明代家具的飛速發展與明中葉以來的儒學思想的變遷有著密切的聯系。東林學派在思想文化領域倡導“經世致用”的實學,提倡改革,鼓勵創新。這種追求科學的精神大大促進了明代家具制作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明式家具經久耐用的榫卯結構及重儉輕繁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在這種實用哲學的指引下,明式家具結構實現了結構和功能的完美統一。
在基本沿用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的梁柱式結構的基礎上,明式家具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使家具各部位的有機組合提煉到簡單明確,既符合力學原理,又十分重視實用與美觀。如介于桌面底與立腿之間的霸王棖,既簡化了家具外觀的造型,又不失其結構的力學強度,并以高弓背的拱頂形式襯托出家具體態挺秀的穩定感;又如用于凳、椅、桌面和柜門等部件的格角榫攢邊嵌板結構,不僅適應了木材的脹縮變形,避免了面板的翹曲變形,又掩蓋了木材外露的截面橫紋,大大增強了家具的美觀性。
另外,明式家具在整體尺寸比例及細節上的巧妙處理,同樣充分體現了獨特的實用匠心及儒家思想對現實、人性的關懷,如明式圈椅的人性化曲線形靠背、扶手與搭腦一體化設計的椅圈及局部金屬構件的裝飾及其各構件之間的比例關系。尤其是前者,更體現了實用的人性化,通過對大量傳世實物的測量,可以發現很多家具在尺寸上的設計是十分科學的,且多數都符合人體學的比例關系。以現代的學術語來說,就是明式家具十分注重人體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