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 來源:鼎順紅木微信公眾號
[摘要]宋式美學并非復古,而是以現代語言重構傳統智慧。
身處快節奏的時代,人們仿佛被上了發條,一刻都不敢停歇。因此,人們也愈發渴望一方能讓身心沉靜下來的居所。
當宋式美學穿越千年,與鼎順紅木相遇,那些藏在極簡線條里的雅致、留白之間的意境,以及器物中的生活哲思,正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治愈系家居圖,讓“家”成為兼具文化底蘊與舒適感的心靈棲息地。

材質之美 以簡勝繁,回歸自然
宋代文人偏愛“取法自然”,竹、木、石、藤編、棉麻、陶瓷等天然材質,不僅承載著實用功能,亦傳遞著“天人合一”的生活態度。
鼎順紅木以國標紅酸枝為材,紅酸枝紋理質樸美觀,優雅清新,有寬窄不一的深褐色或黑色條紋,結構細而密,鬃孔細小。

而明式家具向來以樸素、自然、流暢為美,少雕刻,二者結合,既保留了紅酸枝的自然紋理,也符合宋代文人的取材理念,更契合宋式風雅的家。

色彩哲學 淡而有味,回歸本真
宋代美學的底色,是“雨過天晴云破處”般的清透與克制。不同于明清的濃墨重彩,宋人偏愛天青、月白、米黃、淺灰、竹綠等低飽和度色彩,輔以靛藍、朱砂等傳統色點綴。這些色彩多取自于自然,素雅又不失靈動,宛如水墨畫般淡雅悠遠。

因此,在古典家具上,可選用低飽和度的軟搭,對深沉的木色進行中和,以達到清幽淡然的宋式美感。就如鼎順紅木的羅漢床,陳設在角落,卻不被忽視。銀綢面的軟搭在燈光的照射下,閃著清輝,如月光皎潔,翠竹相襯,更顯意趣。
生活方式 以小見大,返璞歸真
宋式美學不僅是一種設計風格,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其動人之處,便在于對生活儀式感的極致追求——不是奢華鋪陳,而是在細微處見真章。

一抹綠,一株紅,放置在箱柜案頭,便能產生無窮意境。在鼎順紅木的展廳中,宋式美學藏匿于細微之處,又顯現于家具生活之中。

蓬勃的青蔥綠葉,與沙發扶手面板上的枝葉遙相呼應。茶臺上的素胚青盞整齊排列,宋時雅事照進生活,五斗柜上的一抹紅花,自在芬芳。這些陳設,讓自然生機溢滿空間,呼應宋代文人「納山水于一室」的意趣。

宋式美學并非復古,而是以現代語言重構傳統智慧。它教會我們在物質豐盈的時代“做減法”,去掉冗余裝飾,留下經得起時間推敲的質感;摒棄浮躁的堆砌,回歸對“人與空間關系”的思考。
讓家不僅是容身之所,更是滋養精神的“詩意棲居”。正如宋代文人所言:“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蛟S,這便是宋式美學留給現代生活的終極答案。
(來源:鼎順紅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