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6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國際化浪潮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的面貌,而紅木家具產業也在加快國際化步伐,紅木家具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究竟還缺什么?
國際化浪潮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的面貌,而紅木家具產業也在加快國際化步伐。
一方面表現為紅木家具企業海外參與力度加大,包括國壽、泰和園、太和木作、明堂、卓木王、 老周家居、魯班木藝、紅寶軒等品牌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比如美國洛杉磯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國家展、英國倫敦百分百設計展等,還有東成、明清居、鈞福樓等知名企業選擇到海外投資建廠,解決原材料的供應問題。
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國外資本進入中國,紛紛同本土紅木家具企業展開各種合作,搶灘中國市場,如國際頂級奢侈品制造商法國愛馬仕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新品牌“上下”盛邀永琦紫檀加盟,并成為其首批在中國市場亮相的品牌。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紅木家具企業與國際的接軌并不容易,目前,這種國際化還處于幼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關于紅木產品國際化的問題,除此之外,紅木家具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究竟還缺什么?

紅木家具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究竟還缺什么
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競爭力
隨著國內紅木家具產業競爭日益激烈,很多企業都在努力探索發展的新方向,盡可能讓自身發展提速、變寬,這是推動紅木家具企業走上國際化之路的重要條件。但是總體上,紅木家具企業缺乏塑造品牌形象附加值的有效路徑,也是國際化往往只是少數企業的特權,無法成為大多數企業共同追求的重要原因。
當然,品牌形象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消費者選擇某個品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們對于這個品牌獨特文化的認同。舉例來說,國人對耐克球鞋的偏愛,也是因為大家認同其品牌文化,并且熟悉品牌的形象。應當看到,跨文化問題是每一家企業在國際化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耐克從1980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就通過不同手段揣摩迎合中國人的心理特點來進行品牌形象的開發、滲透。比如中國消費者參與運動的積極性相較于其他國家來說并不突出,耐克對中國消費者采用的策略就是培育意見領袖:10%核心運動者,他們熱愛運動同時積極參與運動。對于大多數的90%,則通過意見領袖去激勵他們更多地運動。這樣一來,耐克的品牌形象就在消費者心中更加鞏固了。

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競爭力
紅木家具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產業,雖然今天有少數紅木家具企業已經在國際化發展中嘗到了甜頭,但它們品牌形象的國際基礎仍然不深,所以,迫切要做的是將品牌背后深厚的文化挖掘出來,利用各種內外部傳播途徑形成國外消費者對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認同,從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為未來的國際交往提供更多便利。
知識產權布局助力企業“走出去”
知識產權問題,對紅木家具產業的發展是個極大的困擾。
全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弘木傳媒CEO林偉華曾經指出,中國紅木家具市場有種現象是,哪些產品銷量好,很快就被其他企業仿造,從而導致同質化的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而且面對仿制者和模仿者的“競逐”,當事企業的態度大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雖然紅木家具產業經過多年來的洗牌與調整,正逐步走向規范化、成熟化和理性化,但是,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面還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
但是在國外,情況是完全不同的。國外是非常強調與重視知識產權的,歐美地區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會有專門負責知識產權的機構,每年都會在自身行業和相關產品領域進行大量專利申請,并且都已形成完善的系統。有學者指出,外國企業把這個知識產權的競爭力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國際政治經濟的這么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案件數量同比上升36.8%。很多中國企業由于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知識產權籌碼不夠、知識產權經驗不足等問題,導致在“走出去”過程中屢

知識產權布局助力企業“走出去”
遭知識產權障礙。 因此,隨著紅木家具產業與國際市場交往的逐步深入,企業要充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作用與影響。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圍繞國際標準進行專利布局,將助力紅木家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健康發展,保護企業的創新和國際競爭力。
精英人才培養讓國際化的步子邁得更穩
與傳統的實業路徑不同,國際化布局應該是一項長線投資的事情。由于投入多、風險大、周期長、見效慢,國際化并非是每個紅木家具企業自覺的行動,它需要強大的動力支持。而這股動力有一部分來源于人才的助推力。今天糾結在國際化上的很多困惑依然需要人才來破解。早前,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面對當前創新發展和走出去的戰略需要,我國仍缺少大量具有國際化管理創新和跨文化經營能力的企業家人才,戰略規劃、風險評估、資本運作、國際投資等領域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及通曉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法律制度的復合型人才。
放眼今天的紅木家具產業,很多“走出去”的企業也只是單純地停留在“具體活動國際化”的淺層面,在活動現場拍幾張紀念性合照,或與某位知名國際人士合影,又或在幾場國際座談會露臉,但是卻鮮少與外國家具同行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影響紅木家具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國際級的專業人才短缺。然而這一類型人才的培養成本高,同時企業也要冒著人才流失的風險,這正是讓紅木家具企業猶豫不決的地方。
對紅木家具企業來說,國際化是一項極具遠見的重要性策略,但是繼續在現有的發展軌道上,我們又能行走多遠?(來源:《中國藝術紅木》第2期 梁曉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