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3 | 來源:《品牌紅木》雜志
[摘要]2016年上半年,市場進入了深度調整。面對市場的巨變和去庫存的壓力,紅木家具企業怎樣活在當下?2015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十大風云企業家將深入剖析當下的行業困難,共同尋找逆市破局的方法。
面對當下的市場,企業不能消極怠工、坐等觀望,而是應該主動出擊,積極應對。在暫時的逆境之中,怎樣尋求破局之法?
練好內功增強企業競爭力
當下的市場正是紅木家具企業練內功的最佳時機。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泰和園董事長邵湘文表示:“紅木家具企業練內功應該從企業管理和產品研發兩方面上加強。一個企業要想發展,不是靠省出來的,而是靠干出來的。在企業管理上,泰和園堅持原則,保持初心,堅持工匠精神,對產品的工藝細節要求十分嚴謹。此外,前不久,泰和園成立紅木家具藝術研究院,就是想聚焦更多專家學者們的智慧,深入探討絲翎檀雕的創新與發展。”
中信紅木董事長李忠信也表示,“這兩年的市場環境對中信來說非常好。正好讓企業可以練好內功,鍛煉好團隊,做好系統,完善流程。通過練好內功,來應對外面的市場。”
創新是企業發展第一動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創新”、“尋求突破”已經成為紅木家具行業的必修課。
紅古軒總經理吳赤宇表示:“面對當下的市場,我們除了接受優勝劣汰這一永恒的法則外,只有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來尋求突破,用科學的、系統的、與時俱進的經營和管理模式,來打造出新時期的紅木家具品牌。”
創新引領企業發展。御乾堂紅木董事長馬海軍稱:“未來會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深入挖潛,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生產成本,讓利消費者。”
通過紅木+ 助推行業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面對當下的市場,傳統的單一發展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下市場的趨勢,所以紅木行業也要“+”。
擁抱互聯網就是一種很好的“紅木+模式”。中信紅木董事長李忠信表示,中信的擁抱互聯網,不是簡單的網上銷售的概念。中信在很多方面運用高科技,比如電子畫冊、電子訂單、網上下單、線下提貨體驗。
東成紅木董事長張錫復強調,“紅木+”應該和跨界聯系到一起。東成目前與廣東碧桂園集團、杭州綠城集團等全國知名房企跨界合作,幫助經銷商拓寬產品的終端銷售渠道,這就是一種“紅木+”;電商模塊、異業聯盟、私人定制也是一種“紅木+”的嘗試。
紅博城董事長林孟禮則期望通過“紅木+旅游”,助力紅木家具企業。今年以來,紅博城每周都有活動,通過紅博會、“2016中山市工業旅游月活動”、“2016中山旅游文化嘉年華”等各種活動,加大對紅木家具的宣傳推廣。

紅博城成功舉辦紅博會,提升紅木區域影響力
做好品牌建設 抓住“跌下來”的機會
市場跌下來的時候,往往也是站起來的機會。所以,當市場下跌的時候,要抓住“跌下來”的機會。
在市場處于波谷的時候,波記家具董事長伍建波提出“以守為攻,做好品牌建設”。“實事求是,做好品牌建設,以誠信為本,不做‘掛羊頭賣狗肉’損害品牌的事。通過品牌建設,提升消費者信心。當下市場,消費者會對大品牌有信心。”
明堂紅木總經理張向榮表示,明堂從兩個方面著重進行品牌建設:1、高效開發陳道明品牌代言價值,全面推動明堂品牌傳播,提升明堂紅木的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2、健全和完善企業營銷管理平臺的搭建,以優秀的管理效率提升明堂紅木在市場上的品牌服務力。

明堂紅木高效開發陳道明品牌代言價值(圖為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道明成為明堂紅木代言人)
樹立客戶至上理念 不是光喊口號
客戶至上是商業企業的經營理念,特別是互聯網時代。
樹立客戶至上的原則,不是光喊口號。戴為紅木總裁戴愛國在談如何應對市場時提到,首先從客戶角度,去創造目前市場需求的產品,弄多一些產品方面的增值服務,如私人定制方面,為客戶提供更貼心的售后服務。
樹立客戶至上的理念,首先不能閉門造車,要與消費者互動。永華紅木董事長陳達強認為,產品不能不顧市場走向和需求,要讓消費者用得舒心,圍繞消費者需求做品牌。通過互動增加體驗感,提升客戶服務。利用永華紅木藝術館這個平臺,通過沙龍鑒賞等活動,與消費者互動交流。

永華紅木利用紅木藝術館這個平臺與消費者互動
小結
通過梳理企業家采訪,我們看到這樣的關鍵詞頻頻出現:信心、正能量、創新、練內功、品牌、洗牌……是的,正如紅木家具企業家所言,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不二法則,當下的市場正是企業好好練內功的時候,通過企業自身品牌建設,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才能在市場洗牌的過程中不被淘汰。(來源:第三十五期《品牌紅木》雜志 張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