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5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從早前發布的《中國紅木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征求意見稿中了解到,目前我國80%以上紅木制品屬于仿制產品,行業設計能力薄弱。這個結果可以說是中國紅木行業瘋狂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早前發布的《中國紅木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征求意見稿中了解到,目前我國80%以上紅木制品屬于仿制產品,行業設計能力薄弱。這個結果可以說是中國紅木行業瘋狂發展的一個縮影。
現狀
市場洗牌逼近
2000年開始,中國紅木行業呈現爆炸性膨脹,企業數量發展近三萬家,銷售市場從早期的北上廣一線城市延伸到二三線城市,整體市場一片紅火。但是2014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復雜化,以及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化,紅木市場的洗牌正在逐漸逼近。當中,產品同質化是一個經常會被提及的問題。
面對紅木市場需求萎縮,大多數紅木企業的經營效益下滑明顯,而為了生存,它們匆匆應戰,也往往會很浮躁,作戰方式基本是價格戰和促銷戰。所以,企業本該花在產品研發上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就會有所減少。“現在的紅木市場產品同質化很嚴重,很多消費者并不買賬。即使他們要買,各方面權衡下來,大多會選擇價格相對便宜些的家具。”記者在走訪市場的時候,聽到了一些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沒有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哪能贏得更大的市場。現在的消費者都相當的精明,而且對產品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因此,誰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誰的設計能力更高、誰的產品更能吸引人了。有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個世界沒有打不贏的戰爭。面對競爭激烈的紅木市場,企業要用好自己的武器,多研發新品,多了解消費者需求。并且只有設計的提升,才能給紅木家具帶來美感和藝術感的升華,產品檔次也會有所提升。
對策
加強產品設計合作
一直以來,中國設計難登國際市場。隨著中國與國際合作的不斷擴大,過分薄弱的設計能力,使中國家具行業遭受極大打擊。紅木家具作為其中一員,其產品設計也被人詬病。
過去紅木行業設計水平停滯不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企業一味的自己設計,不與外界交流,以及對產品沒有深刻認識,只能是簡單地仿制。紅木家具設計的提升,最為便捷的方法就是學習,多欣賞一些別人的優秀作品,吸收精華,化為己用。《中國紅木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征求意見稿中也有指出,我們應該加大與意大利、法國、德國等木制品設計經驗豐富的國家有關組織的交流合作。通過舉辦展會、交流學習、企業考察等多種方式,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目前在家具行業,有些企業會從國外高薪聘請設計師,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產品的設計含量。但這種做法可能在紅木行業較難推行。紅木家具是一種最具中國精神的家居產品,由于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國外設計師未必能對中國人的家居理念理解透徹,所以,他們設計出來的家具并不一定能很好迎合中國人的品位。
此前有報道稱,2013年是中國紅木行業發展的最頂峰,2014年中國紅木行業是灰黑色的,2015年中國紅木行業則是迷茫的。因此這個時候,紅木企業更應該靜下心來,踏實做產品,專注于產品創新,通過加強合作,提升紅木家具藝術感與美感,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梁曉珩∕文 王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