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0 | 來源:新京報
[摘要]紅木原料在2013年價格“瘋”漲,讓諸多業內外人士看到了紅木行業其中的商機,紛紛涌入。他們能否“玩”好紅木?行業是否因為外行進入而變得無序?游資進入,能否讓如今的紅木家具品牌抗市場波動的能力變得更強大?
紅木原料在2013年價格“瘋”漲,讓諸多業內外人士看到了紅木行業其中的商機,紛紛涌入。他們能否“玩”好紅木?行業是否因為外行進入而變得無序?游資進入,能否讓如今的紅木家具品牌抗市場波動的能力變得更強大?
2014年紅木企業增多
今年2月,微信上就出現了紅木品牌負責人發布的招工信息:“招聘經驗豐富木工,招聘數量10人”。某企業總經理告訴記者,“工人難招,很重要的原因是有經驗的工人走了,可挑選的人少了,用工成本比往年增加了30%-40%。”
導致紅木行業“用工難”的原因之一便是今年紅木企業的增加。據業內人士介紹,開年之后,在河北大城、浙江東陽、廣東中山、江蘇蘇州等紅木產業基地出現很多紅木企業。
浙江東陽某紅木家具城總經理向記者介紹,他們的紅木家具城去年9月份開業,近十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約300家商戶,在開業前就租賃一空。今年開年以來,東陽市場增加了一些新品牌和新面孔,廠房租賃和工人招聘比去年緊張得多,粗略估計企業數量增加了兩成。
行業火熱,行外人眼紅
國內古典家具的原料原來主要進口于東南亞國家,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公約)對多個樹種的進口條件提出限制,進口成本的上升致使紅木家具不斷漲價。以交趾黃檀為例,目前每噸價格在30-50萬元之間浮動,是2013年年初的四五倍;一些未受CITES公約影響的木材如緬甸花梨、白酸枝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家具價格也隨之上漲,導致行業大熱。一些行外人眼紅并進入紅木行業。
新增的紅木企業類型并不一致。據了解,東陽新增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有的企業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即原來的企業合伙人各自獨立,吸收一些業外資金開出新的品牌;有的是在外地做生意的東陽老板回鄉辦廠。
據介紹,在北京及河北附近的工廠,“土豪”外資進入較多。有些老板原來做的是銅、塑料貿易生意,擁有大量的資金儲備,進入行業便投入幾千萬元,實力很雄厚。
市場分析:品牌或借游資“東風”
由于紅木家具具有使用和收藏升值的雙重特性,游資進入行業往往會引起大的波動。
業內人士表示,進口材料、生產家具、鋪設店面、售賣產品的紅木品牌盈利空間有限,和普通的家具品牌類似,要經歷原料市場和銷售市場雙重壓力。游資實力雄厚,購買材料數量大,往往引起市場波動。2008年前后,紅木行業的“危機”便是游資炒作木材所致,再加上金融危機,很多企業被套死。
與2008年情況不同的是,現在進入的紅木企業更多地選擇經驗與資金融合起來架設品牌,而非完全的“外行辦廠”?,F在的紅木企業也更有實力,應對材料市場波動承受力更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游資不斷涌入的情況下,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前景展望:產品可能會出現過剩
從目前情況來看,進入行業的新企業體量不大,產品頂多是緬甸花梨,以非洲花梨、非洲酸枝產品為主??梢灶A見的是,今年的緬甸花梨原料價格繼續上漲。一方面不斷有消息稱緬甸花梨進口將受限制;另一方面需求量很大。對于今年的銷售市場,很多品牌采取謹慎態度。經過去年下半年的瘋搶,生產環節的資金已經回籠;再加上今年新資金的進入,廠家支撐到年底是沒問題的,十月的銷售是關鍵。
有些企業擔心,大量企業進入,到年中第一批紅木家具產品面市時,可能會出現產品過剩的情況。再加上新進企業技術不成熟,到時市場會出現大量質量較差的產品,從而導致家具價格下降。這種情況只能到年中得到市場驗證,但是這種情況很可能出現,對于生產緬甸花梨家具的企業是不小的隱患。
業內聲音:“亂”市之中企業更“皮實”
在紅木行業,企業生存依靠材料價格浮動,企業如果踏準波段,很容易贏利?,F在企業的抗波動能力都變得很強大,背后有多種融資渠道,沒那么容易沖垮。以前是自有資金,現在有銀行借貸、民間借貸,還有財團躍躍欲試?!皝y”市之中,會有一些品牌出其不意地出現,占領市場。2014年,中山市大涌鎮也增加了大概近千家紅木品牌。中山增加的紅木企業以小企業為主,生產非洲酸枝、非洲花梨等名貴硬木家具,此類家具在三四線城市甚至鄉鎮很有市場。(康菊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