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 來源:廈門網
[摘要]在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南苑村塔尾社,有個古建筑木雕世家,從祖父那輩起,就一直從事著古建筑木雕工藝,幾代人一直傳承著這一手藝。
在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南苑村塔尾社,有個古建筑木雕世家,從祖父那輩起,就一直從事著古建筑木雕工藝,幾代人一直傳承著這一手藝。
現年51歲的陳立泉有3個兄弟,兄弟4人均從父輩那學到了古建木雕技藝。老大陳立人現在主要從事古建筑的大件雕刻,如橫梁、柱子等;老二陳立順主要從事古建筑骨架方面的雕刻,如枋、斗拱等;陳立泉排行老三,主要從事小件型裝飾雕刻,如小獅子、窗花、條屏等,還兼營一些古式家具的雕刻;老四陳立輝,現已改行做家具銷售。
據悉,陳立泉十多歲就向父親學藝,歷經30多年的磨煉,現技藝已爐火純青,他的古建木雕作品精美、逼真、傳神,讓人在藝術享受的同時,還產生許多遐想。由于自己熱愛古建木雕,也為了展示自己的手藝,陳立泉特意把自家新建的樓房大廳的窗戶及大門用木雕做成,連家中的梳妝臺、樓梯扶手、家具等都用上了木雕,使現代建筑注入了寓意吉祥的傳統元素。
“雕刻是個細活,出坯、細修、打磨、上光,哪一個過程都不能有絲毫馬虎。只有精雕細刻,一件木雕工藝品才能色澤光亮、栩栩如生。”陳立泉說。在陳立泉的加工廠,只見他熟練地行刀運鑿,演示八仙條屏雕刻:挑中一把大小合適的圓鑿,直立在木板上,一邊用打錘敲擊,一邊移動,鑿出人物的大致形狀。然后換上一把斜鑿,寥寥數刀,八仙人物便呼之欲出;再換成立鑿,勾勒出線條……
干木雕這活很累,一天也不見得能賺個百八十塊錢的,還真不如做點小買賣掙錢多,但為了不讓木雕手藝失傳,陳立泉一直堅守著。現在,陳立泉除了做木雕外,還兼做些廟宇、祠堂的建設。刀鑿之間,這種文化守望是樸素的,在陳立泉看來,自己守住的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手藝,是凝聚著生活情感的家族記憶。(周曉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