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4 | 來源:揚州網
[摘要]江蘇揚州精細木作作為流傳千年的傳統手工藝,已成為揚州文化輝煌奪目的篇章,如今,在全國各類細木工小件制作技藝行業中,唯有揚州還完整保留傳統技藝的全部工序。
江蘇揚州精細木作作為流傳千年的傳統手工藝,已成為揚州文化輝煌奪目的篇章,如今,在全國各類木工小件制作技藝行業中,唯有揚州還完整保留傳統技藝的全部工序。
昨天,揚州精細木作傳人夏氏父子表示,揚州精細木作是一項純粹的傳統手工技藝,若再不保護,這一傳統手工藝將面臨失傳的困境,為了挽救這一獨具特色的揚州技藝,將對揚州精細木作進行申遺。
現狀:揚州精細木作技藝瀕臨失傳
揚州精細木作老藝人夏元安從17歲起做了一輩子的木匠,他曾為法國總統希拉克制作禮品書盒,也曾為“4·18”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制作“精致揚州”八寶盒。提起揚州精細木作,夏元安感觸頗深:“揚州制作的盒匣、插屏、床榻的器物,曾為歷代帝王、權貴、文人收藏和賞玩,產品作為貢品或商品,遠及長安(西安)、建康(南京)、京師(北京),是具有實用、欣賞、時尚、文化、財富等內涵的實用觀賞性工藝品?!?/FONT>
夏元安介紹,目前,揚州精細木作主要分布于南郊一帶,另外三義閣、永勝街也有零星作坊。作為從事揚州精細木作的手工老藝人,夏元安表示,自己有義務和責任對這一傳統技藝進行申遺。目前,他正將揚州精細木作以傳統技藝的類別,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夏元安的兒子夏磊,大學畢業后放棄高薪職業,回鄉隨父做起了木匠,為的就是將這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皳P州精細木作,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漢代揚州的精細木作起點很高?!毕睦诮榻B,從漢代廣陵王墓出土的黃腸題湊棺木來看,其制作精良,嚴絲合縫,顯示了漢代廣陵木工的高超技術。值得注意的是,木板上刻有“廣陵船官材板”、“廣二尺長丈四”等漢代木工留下的珍貴文字,表明當時的廣陵已有專門管理木工的機構——船官。
“如今手工藝瀕臨失傳,我們作為揚州精細木作的傳人,保護這一技藝迫在眉睫?!毕睦谡f。
優勢:揚州保留精細木作全部傳統工序
揚州精細木作是具有精細技術含量、深厚文化底蘊和實用欣賞兼備的傳統手工技藝。這種技藝主要以紅木和楠木為材料,加工制作成各類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藝觀賞用品,包括豪宅的床、榻、桌、椅等,品種繁多,成為揚州文化輝煌奪目的篇章。目前在全國各類細木工小件制作技藝行業中,唯有揚州還完整保留傳統技藝的全部工序。
文化學者韋明鏵介紹,唐代揚州木工技術得到迅猛發展,曾以最優質的木材和最精良的技藝制作鏡匣,并呈獻唐玄宗。宋代揚州木工的產品如床榻家具,制作精巧,遠銷江南,聲譽卓著。
據介紹,明代貴妃田秀英曾從揚州采購大量家具入宮,包括床、桌、椅、幾、架、箱等各種高檔精美木器。清代是揚州精細木作最輝煌的時代,乾隆年間,為儲存御賜《四庫全書》,在全國修建了七座閣,其中江南三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中的書架書匣,都由揚州木工參與制作。揚州精細木作集中體現了揚州人文情懷和揚州工匠技藝融合而成的古典藝術成就。
明清時期全國的精細木作技藝,主要匯集于沿海各地,并形成揚州、冀州、惠州三足鼎立式的全國三大制作中心。揚州精細木作全面傳承了古代木作工藝精華,繼承了燕尾榫卯結構、明榫暗榫混合結構等各種精湛技法,具有高起點、高難度、高智慧的工藝特征。學藝需在十年以上,可見成才要求之高。有非遺專家稱,“這種技藝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而通常不被重視,亟待搶救扶持”。
意義:代表古老民俗文化 具典型“非遺”象征
揚州非遺專家管世俊介紹,木制家具上的精致雕花、婦女梳妝盒上的紋樣都是精細木作的代表,現在仍能在揚州工藝品中看見精細木作的影子。“精細木作追求精致華美,但是又不像玉器等價格不菲,因此是歷來普通百姓們最喜愛的民間手工藝。”管世俊介紹,精細木作與縫制技藝、鐵器制作等均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手工制作行當,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匠人們往往不受重視,所以這些精湛的技藝難以入冊。
隨著時代的進展以及現代化生活的來臨,這些傳統手工藝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其中大部分曾興盛一時的門類如今都蹤跡難尋,甚至面臨失傳的可能。“以精細木作為代表的揚州傳統手工工藝代表了揚州古老的民俗文化,也見證著一段難以磨滅的揚州城市文化,更體現了傳統的中華民族精神。”管世俊說,精細木作有著典型的“非遺”意義象征,讓它進入“非遺”名錄能更好地保護,也能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文化記憶。(陳敏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