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隴右遺珍——甘肅漢晉木雕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
8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隴右遺珍——甘肅漢晉木雕藝術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展覽持續至12月1日,供山西省內外市民免費參觀。
據了解,該展覽由“人物俑”、“生活用品”、“動物俑”和“木版畫”四部分組成,展出了甘肅省博物館、武威市博物館、高臺縣博物館收藏的漢晉木雕藝術品127件(組),其中一級文物有28件(組)。展出的出土于武威磨嘴子墓葬、駱駝城西干渠墓葬、許三灣墓葬的木刻藝術品展現了漢晉木刻的藝術特點與文化特色,其中的彩繪木俑造型簡練,稚拙質樸;木舞俑注重體現人物的動態,顯得栩栩如生;木刻動物更是用寥寥數刀就概括出動物的基本形態,生動形象。其中,造型獨特的彩繪木獬豸(獨角獸)、華麗的漢代木軺車等是該展覽的一大亮點。
甘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古代甘肅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而甘肅木刻藝術既吸收了中原文化的基因,又融合了外來藝術的精華,從而奠定了甘肅木刻藝術的特色。甘肅木刻藝術品的表現題材廣泛,從動物到人物,從器具到建筑,內容十分豐富;它的工藝技法多樣,囊括了陰刻、圓雕、鏤雕、透雕、浮雕、鑲嵌等多種類型。
古人以西為右,故稱陜甘界山的隴山以西為“隴右”,位處黃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內蒙、黃土三大高原結合部。本次漢晉木雕藝術展旨在展示“隴右”地區黃土高原的生活氣息,推廣“隴右”地區精美的木雕藝術,讓漢晉木雕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劉小娜∕文 陶秋芳∕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