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 來源:網易新聞
[摘要]近日,在享譽全國的木雕之鄉——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泉州市領導黃少萍、翁祖根、李建輝來到雕藝大師中間,欣賞雕藝、共敘發展。
小小木雕,是廣博的福建泉州文化的又一瑰寶。昨日,在享譽全國的木雕之鄉——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泉州市領導黃少萍、翁祖根、李建輝來到雕藝大師中間,欣賞雕藝、共敘發展。
自唐朝以來,張坂木雕的傳承已歷千年。人民大會堂、臺北龍山寺、廈門南普陀等著名建筑中,都留下了張坂雕藝的珍品。時至今日,張坂木雕產業已延伸出包含宗教佛具在內的五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涌現出40多家上規模的雕藝企業,形成超過8億元的年產值,成為該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行走于張坂雕藝協會“雕藝之家”展廳,栩栩如生的木雕精品,深深吸引了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一行的關注,當中不少名作已賣出數萬元的高價。這項技藝代代相傳、鮮活留存。在張坂鎮2萬多名雕藝人才中,一批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正不斷涌現,其中國家級大師作品更是進駐了釣魚臺國賓館,成為張坂木雕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多年從事雕藝有什么體會?對下一步發展有什么建議?大家對黨委政府有什么要求?”座談中,黃少萍親切地詢問。
“全世界每四座宗教木雕中,就有一座出自張坂?!闭f起張坂雕藝發展,大師們難掩自豪。
“張坂雕藝產業雖日漸壯大,卻存在諸多發展瓶頸。企業各自發展,規模偏小,產值偏低,這是急需破解的問題?!?/FONT>
“看到泉州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我們木雕藝人也十分激動,渴望政府能搭建平臺,融合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給張坂木雕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
……
木香彌漫間,座談話興正濃。大家圍繞行業科技、文化傳承、大師經濟、對外交流等話題,傳遞出一個又一個“金點子”、“好聲音”。
黃少萍說,雕刻藝術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坂木雕扎根民間,培養出了一批大師級人才,誕生了大量藝術精品,很值得我們珍視重視,加快推動其做大做強。當前,泉州當選首屆“東亞文化之都”,賦予了包括張坂木雕在內的眾多本地文化藝術新的發展機遇。張坂木雕要立足優勢,以擅長的宗教、人物雕刻為基礎,不斷提升壯大,走出一條與其他地方古典家具木雕業不同的差異化道路;要打造規格更高的展示館,進而形成一條街、一片園區,讓原材料、新技術、融資平臺、營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等要素保障不斷匯集、強化。
“一個大師,就是一個品牌,我們有如此豐厚的大師資源,必能帶動壯大整個產業?!睂τ趶堐嗄镜竦那熬?,黃少萍寄予厚望。她期待,經過大家的精雕細刻,精心培育,未來,大師經濟能產生龐大的帶動效應,讓小木雕成就大產業,向東亞乃至世界展示泉州精美的雕刻技藝,實現富民強區。(林綠波∕作者 陶秋芳∕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