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5 |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
[摘要]今年夏天,紅木行業經歷了從蟄伏到猛漲的冰火兩重天,從冷到熱,整個行業都在享受著豐收的喜悅,空氣里彌漫的都是木頭“沸騰”的香氣。
2007年夏天,紅木家具經歷了從暴漲到暴跌的冰火兩重天,從熱到冷,許多業內人士至今回憶起來仍然膽戰心驚。2013年夏天,對紅木行業來說,注定也是一個不平凡的季節。與6年前不同的是,這年夏天,紅木行業經歷了從蟄伏到猛漲的冰火兩重天,從冷到熱,整個行業都在享受著豐收的喜悅,空氣里彌漫的都是木頭“沸騰”的香氣。
在福建仙游,一家中型小廠家,原本三位股東都開中端車。就在7月份,收獲了家具猛漲帶來的成果之后,一位股東將凱迪拉克換成了路虎,一位將奧迪換成了保時捷,一位將大眾奔騰換成了奔馳。除此之外,三人還合計將近期銷售一空的展廳關門歇業,重新裝修升級,從個人形象和企業形象,都趁機來一次大翻新。
在廣東深圳及中山,2013年6月12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正式發布的前后兩個星期,廣東紅木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因全球經濟疲軟,市場上的紅木原材料銷路停滯,市場蕭條,原材料商堆積大量木材,乏人問津。而在CITES公約發布之后,紅木原材料市場頓時呈井噴之勢,買家大量入手,就連原本市場上那些無人問津的普通材料,也在短短幾天之內被搶購一空,量的上漲直接帶動了價格的大幅度飆升。
在浙江東陽,一家中型紅木企業,從2月20日到現在,已創造出3000多萬的業績。不難看出,今年東陽整體市場表現不俗,已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的銷售額,年度業績預期比往年增長不少,甚至有翻番的征兆。
在廣西憑祥,作為中國最大的原木交易基地之一,憑祥出現了近年來極為罕見的“紅酸枝荒”。從越南運來的一車又一車的紅酸枝,剛到憑祥,還來不及喘口氣,轉而就又被福建、廣東、北京等地的商家給運走了。
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自有規律可循,紅木產業的高低起伏,也有規律可循。2000年之后,紅木產業作為國家經濟強勁發展的產物,應運而生。除了傳統三大作產地蘇州、北京、廣東之外,福建仙游、浙江東陽、廣西憑祥也憑借當地人的勤勞努力和聰明才智,躋身進入產業版圖,成為不可忽視的新三大勢力。2006年開始,紅木行業迎來第一波漲價熱潮,這股熱潮到2007年夏天達到了頂峰。隨后一路下跌,直至冰點,大量競爭力不強的小廠家關門倒閉,之前遭瘋搶的家具堆至倉庫無人問津,行業仿佛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那一次的陣痛,到2011年才緩緩恢復,到2013年夏天,終于又抵達一個頂峰。這一次頂峰過后,是否也會如6年前一般跌落冰點?經歷了上一次的瘋狂與慘痛代價之后,這一輪的上漲,行業如何迎接和應對,如何為下一階段的耕耘做準備?
記者走訪了福建仙游、浙江東陽、廣東深圳及大涌、廣西憑祥等幾大主要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以及北京、上海等核心終端市場,調查各地真實產業情況,提交有價值的觀察信息,并群訪了紅木行業有權威代表性的行業人士、專家學者的解讀看法,試圖通過多角度的觀察與整理,向行業報告方向標與晴雨表,為下一階段可能迎來的緩慢調整或平穩上升做戰略部署。(羅杰∕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