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 來源:金華新聞網
[摘要]羅漢床作為中國傳統家居中一個頗為經典的“休閑家具”,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現代人的喜愛。
羅漢床
俗語: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中國傳統休閑文化中,在“吃”和“睡”上的講究,一直是足以讓西方人瞠目結舌的。
羅漢床作為中國傳統家居中一個頗為經典的“休閑家具”,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現代人的喜愛。
一把明代的黃花梨交椅、一張清代的紫檀羅漢床動輒在拍場上能拍出上千萬元,這在藏界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隨著傳統古家具鑒藏的升溫,人們對實木題材的古典式新家具關注度也日益提高,且越來越多地走入現代人裝修新居的視野。

羅漢床成家居裝修新寵
床三圍,背屏圍子攢框三格,中間高兩旁低,鑲三塊兩層絳環板制成,20多尊瑞獸獅子有序分布在床體各個部位,姿態各異,威風凜凜,神氣十足……乍看到這張羅漢床時,不由得不讓人為之工藝贊嘆。
據悉,中國傳統古典家具中,羅漢床除了供睡眠之用外,還兼有休息、小憩之功能。記者從市裝修裝飾協會了解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蘊含濃郁傳統文化味道的中式家具已成為時下的一大潮流。羅漢床作為中式家具文化的重要代表,能輕而易舉營造出一番別樣的情致空間。現今裝修市場上,喜愛中式裝修的多是文化素養相對較高、講求生活品位的群體。
據市區某家居設計裝修公司負責人陳先生介紹,在傳統中式家居的設計布局上,較常見的廳堂家具有:條幾、供桌、八仙桌、羅漢床、茶幾、香幾、博古架、落地屏、插屏、太師椅、圈椅等。其間,羅漢床如同現代裝修風格中的沙發一般,不但能起會客之功能,也能更為生動形象地反映主人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品味。另外,中國元素氛圍濃郁的羅漢床因兼具臥床和坐具的雙重功能,所以也可將羅漢床擺放在書房中,而在這一相對私密的空間里,它能夠伴隨主人與密友一起與書香、茶香為伴,品茗對弈感受故時的優雅傳承。

羅漢床名為床實為坐具
對于床,很多人都會自然地想到睡覺。那么羅漢床怎么就成了“沙發”呢?
據了解,在古代,床與今天只作睡臥之用不同,它同時也兼備坐的功能。漢代許慎所撰《說文解字》中對“床”的解說是“安身之坐者”,由此可見,在舊時,床是供人坐臥的器具。而關于羅漢床名字的由來,傳說主要是因為早期羅漢床為廟堂中的方丈、住持等“大和尚”白天打坐、晚上睡覺之用具,而普通和尚睡的是通鋪。有身份的大和尚又被稱為“羅漢”,故稱這樣的床為羅漢床。
傳說歸傳說,但有一點是可以得到肯定的,那就是古人在“睡”上的講究。這在古代家具中臥具形式上也可得以佐證。與現今普遍的平板床、沙發床、四柱床不同,古代臥具大致可分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等四類。古人睡覺分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是指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做工甚為考究,有圍欄、柱桿、門罩(月洞)等,整張床的造型狀如小屋,裝飾精美;榻和羅漢床與前兩者相比,形制相對簡單且體積較小(榻大多無圍,羅漢床多三圍且圍較矮),用于坐或小睡,就如同現今的舶來之物———沙發,主要起待客之用。如今,喜歡看歷史劇的人都還可以頻頻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床為中心待客的場面。
羅漢床昭示的傳統休閑文化
中國有一句俗語“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這是說躺著是最愜意的休息方式。羅漢床可供人們隨意坐臥,其流露出的是主人的隨和與對客人的尊敬之意。
據業內人士介紹,舊時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就是在床上或炕上。明清時代的羅漢床為了舒適和美觀,做工更為考究。就前面所述這獅子繡球紋羅漢床而言,其雍容華貴中無不昭示著主人的尊貴和在這待客之道上的講究。
在傳統吉祥紋樣中,獅作為百獸之王,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征。故古代常用石獅或刻獅紋,以“鎖門”、“鎮墓”和“護佛”,用作辟邪。在自然形態里,獅子是一種猛獸,但經過藝術家的意象化加工后,造型蓬頭大耳,巨目環睛,有時還顯得嬌憨可愛,如永康民間現今依然流傳的非遺項目“線獅·九獅圖”表演,看過的無不膾炙人口。此件羅漢床,人見人愛的“獅子戲球”亦然成了背屏的主紋案,更可貴的是床體各個部位姿態各異的獅子,形成了一組威風凜凜的獅群,讓人有一種尊而不疏、貴而可親之感。
古語:飲食男女,莫不以食睡為天。中國古典家具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從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化到后續傳播這種文化,一些“老家具”不僅因為自身具備的藝術元素,還因為其擁有者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羅漢床作為中國傳統家居中一個頗為經典的“休閑家具”,其間蘊含的人文韻味能不讓人贊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