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9 | 來源:姑蘇晚報
[摘要]放眼江蘇常熟紅木家具產業發展現狀,小規模、作坊式生產占據很大的比重,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規模生產企業屈指可數。究其原因,還是企業沒有建立良好的基于產業鏈控制的企業管控和內控機制,產業鏈控制力缺失最終成為絆倒企業的“木障”。
蘇作家具,專指明清時期江南一帶(以蘇州、常熟為核心地帶)形成的一種家具工藝風格。它涵藏著無窮的美學意蘊,美學價值遠遠超出了傳統家具本身的外在價值,實為中國古典藝術之奇珍。蘇作家具之所以優秀,因為其“型”是建立在“意”的基礎之上,使我們通過“型”而悟到“意”,也可以由解“意”而賞“型”,得無窮回味。
以收藏歲月為己任,時光荏苒,物換星移,21世紀的蘇作家具應當用生活藝術品的理念,打造出時尚生活中珍藏的流光溢彩!振新蘇作技藝,由此成為落在紅木家具生產企業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放眼江蘇常熟紅木家具產業發展現狀,小規模、作坊式生產占據很大的比重,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規模生產企業屈指可數。小企業面臨原料飆升、工價暴漲等壓力,生存都很艱難,何談振興蘇作?究其原因,還是企業沒有建立良好的基于產業鏈控制的企業管控和內控機制,產業鏈控制力缺失最終成為絆倒企業的“木障”。
全過程、全手段、全系統控制,創建從源頭到終端,覆蓋產品開發、原料采購、訂單處理、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終端銷售及服務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并在每一個環節賦予其非凡的附加值,才能有效解決僅掌握“生產環節”帶來的經營不確定性。目前,常熟領軍企業已經建成了“全價值鏈”模式,值得全行業借鑒并學習。其中,原料儲備、家具生產為最重要的兩大環節。
先說原料儲備環節,它具有明顯的壟斷屬性,價格基本由賣方說了算。要想避免出現“木荒”現象,必須建成完備的原料儲備體系。常年儲存小葉紫檀和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等原料的儲備,使得公司的生產絲毫未受原料價格飆升的影響。
再說家具生產環節,調以嚴格工藝流程煉制精品,從選料、烘干、開料、磨光、制板、初加工、木工、雕花、打磨、燙蠟、入庫、出庫,十二道生產工序環環緊扣,一道不合格后續工序停止立即返工。百分百傳承蘇作傳統技藝更詮釋了形神兼備:線腳工藝塑造造型優美、舒適實用的藝術形象;榫卯工藝松緊適宜、面面相貼;攢接工藝讓格調疏密有致、淡雅醒目;起線接線工藝打通家具“經絡”和“氣脈”,賦予家具精氣神;雕飾工藝旨在“修飾”和“打扮”,襯托造型增進美化。
由此可知,“全價值鏈”模式是企業縱向一體化戰略的體現,它為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照亮了一盞明燈。正因為構筑了獨立產業王國,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才會大大增強。惟有解決生存難題,紅木家具生產企業才能以現代人生活為本,將天然質樸的美感帶給生活享受,蘇作家具蘊含的東方美學才能營造舒適家居生活。(編輯 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