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目前紅木家具行業廣泛運用鋸材干燥技術,使得家具在過大的溫度變化下仍舊會出現變形、開裂等問題。為扭轉這一局面,經過多年的探索,大涌紅木行業終于摸索出另一套系統的干燥技術——成品干燥,這極可能將我國的紅木干燥事業推上了另一個高峰。
大涌木材干燥中心

干燥中心機房
自紅木家具業導入成品干燥的消息傳出后,就受到了各大媒體及紅木家具消費著們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議論,何謂紅木家具的成品干燥技術?為何紅木家具還需要成品干燥?
談及紅木家具加工工藝,不禁讓人想起它的發展過程。記得早些年,多數紅木家具的干燥作業操作簡單,干燥工素質低,流動性大,少數珍貴難干材在一些企業仍以自然風干為主,輔以人工強制干燥;干燥材管理普遍重視不夠,很少有干燥材密閉倉庫。近幾年,隨著紅木家具加工工藝的日臻完善,紅木家具干燥技術應用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國內、國外先進設備的應用大大增加,包括常規干燥設備和特種干燥設備。同時,紅木家具企業蒸汽窯干燥技術應用加快,熱爐汽干燥開始減少,微波、真空干燥技術也逐漸增多,紅木家具的干燥工藝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這些都是所謂的“鋸材干燥”技術。
眾所周知,鋸材干燥是木材的“群”處理,它并沒有因為銷往地方的不同,而改變它“群”處理的方法。對紅木家具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紅木家具雖是一個受眾范圍比較廣的行業,但市面上的銷售的家具大部分都來自于廣東中山、福建仙游、浙江東陽等幾個紅木家具生產基地。而對于地域遼闊的我國,南北地區氣候條件差異極大,因此南方與北方在制作紅木家具的方法技術、處理手法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異。用南方的處理方式制成的紅木家具運到北方,有些可能會出現開裂、變形等問題,北方的家具運到南方亦然。所以,縱使有“成功的鋸材干燥”,紅木家具中的變形、開裂等,也無法因此而完全得到解決,這也就是紅木家具還需要導入成品干燥技術的最為根本原因。
為扭轉這一局面,經過多年的探索,大涌紅木行業終于摸索出另一套系統的干燥技術——成品干燥。據悉,該技術是將鋸材干燥的木材做成“光身家具” 后放置于成品倉,當接到客戶的訂單后,根據客戶的所在地的溫度和天氣的變化,調好適合的烘干爐溫度控制,再將“光身家具”放入烘干中進行為期約7天的干燥。完成這一個工藝后,才將“光身家具”進行后期的打磨、上漆等工序。而這一程序,真真正正做到了紅木家具的“量身定做”,徹底改善了諸如南方家具“移至”北方開裂、變形等問題。縱觀全國紅木家具企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這一技術在業界內甚少企業使用,其原因之一是“雙管齊下”的干燥比單一的鋸材干燥的成本高出許多。業內專業人士指出,成品干燥的成功導入,極可能將我國的紅木干燥事業推上了另一個高峰。(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小H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