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9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主要產地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
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主要產地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及臨倉、思茅部分地區的版納黃檀是黑黃檀之變種,俗稱牛角木。酸枝木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黃白色至黃褐色,部分樹種為棕褐色等;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生長輪不明顯或略明顯。散孔材或半環孔材,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或稀管孔團,內含深色樹膠、沉積物或侵填體。軸向薄壁組織翼裝、聚翼狀帶狀、環管束狀及輪界狀。酸枝木木材結構甚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于200微米;徑面斑紋不明顯或略明顯,弦面具波痕。木材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少數為薔薇香氣)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少數中等)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木材含水率12%時氣干密度大于0.85克/厘米3 ,通常沉于水。
酸枝是清代紅木家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制作的家具,即使幾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于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家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制造工藝也多精美。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它是真正的紅木家具。
老紅木,顧名思義就是經歷時間很長的紅木,《國標》中稱為酸枝,主要產于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在清末民初之前,廣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國以后已完全絕跡了。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于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于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 老紅木不僅生長時間長,而且在砍伐后又經過了上百年的歲月洗滌?,F在說的老紅木一般指清代中期從南洋進口的紅木,老紅木材幅較寬大,棕眼細長,比重介于紫檀和黃花梨之間。
老紅木與紅酸枝也不能混為一談。紅酸枝泛指一大類木材,其包括交趾黃檀、奧氏黃檀和巴里黃檀等等十幾種木材。老紅木只是紅酸枝木類的一種,即交趾黃檀。雖然同歸為黃檀屬類,但老紅木色澤紫紅,清晰富于變化的紋理和細密的結構是同類紅酸枝木無法與之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