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 來源:江門日報
4月14—16日,第五屆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聯誼會會長擴大會議在我市舉行。會議期間,近40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以及多位工藝美術業內人士,不僅參觀了我市古典家具企業、新會葵博園,還出席了江門市古典家具行業推介會。大師們對我市工藝美術行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且認為“江門發展工藝美術大有作為”。
江門還缺少大師
據了解,目前我市工藝美術行業僅有廣東工藝美術大師兩名,另外有高級職稱30余位。如何提高行業人才效應,培養一批名家名師,成為眾多大師的共識。
關于今后發展,祖籍臺山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建議,首先要培養有地方工藝美術特色的人才,只有后繼有人,行業才有希望,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要注重行業創新,創新就是要增強行業的文化創意,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
對此,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司徒捷表示:協會今后將通過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崗位培訓和企校聯辦等形式,大力培養高級技工和經營管理人才,使行業人才代代相承。市二輕集體企業聯社主任林偉勤也向記者介紹說,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已于日前啟動,我市將力爭評上1至2個國家級大師。
葵藝作品定位——家居陳設品
新會葵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久將在上海世博會上進行展演。
祖籍新會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民輝,是牙雕技藝高手,他表示:“葵藝與茅龍筆的發展,最主要的是要解決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所謂‘提高’,就是通過創作與設計,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張民輝認為,一種優良的工藝美術產品,就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像葵藝,要設定低、中、高幾個檔次,并且通過與牙雕、木雕(做扇柄)等工藝品結合,相映成輝。
祖籍臺山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梅文鼎認為,葵藝作品的定位,應當是家居陳設品,既要體現實用性,更要體現藝術性。他還建議,應該編織更多品種的產品,這樣經濟效益可能會好許多。
古典家具不能單純拘泥“仿古”
作為中國古典家具的主要產地之一,我市的古典家具業不斷壯大。目前,有企業約600家,產值30億元。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增豐評價說:“江門古典家具行業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成行成市;二是文化品位比較高。”他還認為,今后要給一些政策,加大扶持,推進江門“文化名市”建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慶明認為,江門古典家具制作款式、造型、圖案等都非常精致。他還建議,江門今后應當把古典家具作為本市工藝美術行業的“龍頭”,推動整個工藝美術行業繁榮發展。
梅文鼎大師則建議:不要太“古典”。據他介紹,之所以對家鄉古典家具行業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借鑒景德鎮陶瓷發展經驗,他認為,一定不能單純拘泥“仿古”,必須要有創新,行業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