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紅木家具原材料在市場上較有名的是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越南黃花梨、大紅酸枝四種,其中小葉紫檀最具升值潛力。有收藏人士表示,紅木家具經歷2007年至今的價格暴漲暴跌,目前已基本企穩,市民介入購買已到時機,但也需防市場風險。
紅木家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收藏價值不僅在于是一種升值空間大的投資,也是一種極具鑒賞樂趣和品位的生活方式。紅木家具可以作為個人資產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在港澳臺的富人圈中十分普遍,而且近年來同樣被內地愈來愈多的成功人士、高收入家庭所認同。
但這一趨勢也導致了2007年至2008年之間的紅木家具價格從極高到極低的起伏。而至2010年,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影響之后,紅木家具價格已基本企穩,投資前景初現。
紅木家具收藏熱,同時也催旺了造假市場,除了貼皮、刷漆等造假技術,還有一些不良商家用一些相似的木材欺騙消費者。比如,僅大紅酸枝這一種木材,老撾和緬甸都有生產,但是緬甸生產的木材質量不如老撾出產的,但木材極為相似,對初入門的消費者來說,難以辨別,但價格上的差別很大,1噸中等材料的緬甸的大紅酸枝價格僅為1萬元,而同等材料的老撾大紅酸枝則每噸要4萬元。有些商家利用兩者的相似之處欺騙消費者。
為規避紅木家具收藏市場的投資風險,有業內人士建議,首先,消費者應到信譽好、規模大的家具商場或知名品牌的專賣店購買紅木家具;其次,消費者購買紅木家具時一定要簽訂購買合同。合同中要明示所選家具是否為紅木,并明確標示屬于紅木中的哪一類,把商家給出的樹種名稱與紅木國家標準的名稱進行對比;另外,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要注意家具是否為全紅木。有時,商家在家具表面使用紅木,而隱蔽部位使用其它木材或邊材,消費者購買家具時要讓商家確認其是否為全紅木家具,并寫進購買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