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 來源:互聯網
[摘要]文化的傳承是所有匠人的初心
林慶財1963年生于莆田一個木匠世家,16歲起隨父親學習木雕技藝。在80年代傳統工藝低迷時期,他仍堅持鉆研明清家具制作技法,尤其擅長"仙作"這一融合京作、蘇作、廣作特色的獨特流派。其作品以榫卯結構精密、紋樣雕刻細膩著稱,多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等國家級獎項。

創新中的文化傳承
在林慶財的工藝實踐中,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得到巧妙融合。他主導設計的《清明上河圖》系列紅木家具,運用多層鏤雕技術再現畫作細節,被故宮博物院專家評價為"讓古典家具擁有了當代敘事語言"。近年來,他更致力于開發可拆卸式古典家具結構,解決了傳統實木家具運輸保養的難題。

行業擔當與人才培養
作為省級非遺傳承人,林慶財在仙游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傳習基地,采用"師帶徒"模式已培養170余名工匠。他特別強調:"傳統工藝的傳承不能只靠博物館陳列,必須讓年輕人掌握養活自己的手藝。"其弟子中已有12人獲評市級以上工藝師稱號。

產業發展的思考者
文化的傳承是所有匠人的初心,但是藝術的領域更需要融入個性的創新,從業三十余載,林慶財創作的工藝品數不勝數,獲得了40多項的國家級獎項,而林慶財始終將為雕刻工藝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視為自己身上應肩負的的使命,以及堅持不懈的目標,并始終走在創新與傳承的第一線。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