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 來源:古木清園紅木官網
[摘要]古木清園的匠人們用紫光檀復刻的不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當代轉譯。
在中國古典家具的璀璨星河中,羅漢床猶如一顆溫潤的明珠,將實用與美學熔鑄于方寸之間。這種脫胎于佛教禪修器具的臥具,自唐代演變至明代臻于完美,既保留了宗教器物特有的空靈韻味,又注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智慧。古木清園復刻的曲尺羅漢床,恰似一部立體的明式美學典籍,在當代空間里續寫著千年風雅。

這款復刻自上海博物館藏品的曲尺羅漢床,堪稱明式家具的活化石。紫光檀深沉的色澤如墨玉般溫潤,二膘料的精選用材令木質紋理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舒展。三面圍欄的曲尺欞格暗合周易卦象,98個榫卯構件組成的精密網絡,恰似傳統建筑中的斗拱結構,將力學與美學編織成一首無聲的詩歌。

匠人用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打磨工藝,讓每個轉折處都流淌著包漿般的光澤,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正是明式家具"精而便,簡而裁"設計理念的最佳詮釋。

羅漢床的妙處在于其流動的空間屬性。在書房中,它是文人揮毫潑墨后的禪修榻;在廳堂里,化作主賓對弈的清雅座;轉入內室,又成為閑倚觀書的逍遙窩。這種功能的延展性,恰似中國園林的移步換景,在不同場景中演繹著生活的詩意。其尺度設計暗含人體工學智慧,座高與進深的比例,讓坐臥之間皆能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

古木清園的匠人們用紫光檀復刻的不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當代轉譯。當現代人在這方寸之間或坐或臥,觸摸著歷經128道工序的曲尺欞格,或許能感受到時空彼端那份"閑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的文人意趣。羅漢床跨越千年的生命力,正源于這種將器物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讓傳統美學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繼續生長。
(來源:古木清園紅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