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 來源:凹凸傳奇微信公眾號
[摘要]中國的器物,之成熟之高雅,一上來就獨步世界。
中國當代畫家、作家陳丹青曾在《局部》中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經常和他的老師木心先生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徘徊。
有一次,木心忽然很驕傲的對他說:
中國的器物,之成熟之高雅,一上來就獨步世界。
這不僅是對中式美學的贊譽,更是對深厚文化底蘊的自豪。

中式家具 世界家具三式之首
中式之美,清逸高雅,獨一無二。從畫作中,可以直觀反映出中西方審美的區別:
西式畫作和西式美學,寫實、色彩絢爛、直白易懂;中式畫作和中式美學,空靈、簡素淡雅、意趣深遠。
中式家具,工藝精湛復雜,但最后呈現出來的器物卻極其簡練、平靜、從容、質樸。

這種返璞歸真后的簡練,是最簡單、最單純的,但也是最豐富、最復雜的,總能引人駐足長留,喚起人們內心最深刻的情感涌動,讓人感到難以言說的舒愜。
中式家具,是以文人審美為主導的家具形式。
成于宋,盛于明,是在唐伯虎、李漁、文震亨等一大批文人積極參與下的藝術作品,與江南園林一脈相承。

不僅是外在的生活用具,更是人內在生活展開的憑依。是一種體物的眼光,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看世界的態度,一種獨特的精神和理想。
室無中式不雅
在西方,人們偏愛使用石料,而在東方,木料則備受青睞;石料給人以無味且冰冷之感,而木材則散發著香氣,帶來溫暖。

中國人似乎與木料之間存在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我們深知木料的物理特性及其珍稀程度,并由此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木文化”。
中式家具以其獨特的材質之美著稱,它們盡可能地展現出木材的原始風貌,追求外在的質樸與內在的美感相融合,達到文質相協、表里如一的境界。

紅木因其質地堅硬、紋理美觀、色澤雅致、香氣宜人、性質溫潤,而被譽為“木中君子”。
其自然純凈、無需過多修飾的特質,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的“璞玉渾金”的審美觀念以及“內心本真”的人生哲學不謀而合,因此成為制作中式家具的首選材料。
在易經的五行理論中,“木”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物質,它代表東方,主生發,象征著生生不息、不斷推動的力量。

因此,在家居風水學中,有“木旺宅,水生財”的說法。
紅木不僅生長周期長,質地緊密,蘊含著更多的能量,而且屬于陽剛之木。
根據風水學的觀點,紅木在提升住宅內的陽氣和旺氣、驅趕陰氣和外邪方面,其效果甚至超過了其他木材。

宅有紅木不窮
實際上,在全球藝術品收藏領域,能夠廣泛流通并作為硬通貨的藝術品并不多見,而中國傳統家具便是其中之一,備受推崇。
以紅木家具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家具,數百年來一直備受尊崇與喜愛,成為國內外收藏家爭相追捧的瑰寶。

在眾多國家和民族的家具中,中國傳統家具是唯一能夠獲得國際收藏界公認,并不斷刷新天價紀錄的藝術品類。
紅木并非速成之材,每一件精品紅木家具的原材料都是歷經數百年時光的珍稀木材,資源日益稀缺。同時,傳統手工藝也漸趨失傳,這些技藝漸漸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此,真正的精品紅木家具不僅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貶值,反而會在使用中愈發珍貴,價值不斷攀升。
(來源:凹凸傳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