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大國匠心·工匠人物》欄目攜專家團走進古森紅木,與古森紅木董事長吳飛陽面對面。
以“弘揚大師精神,打造紅木之光”為宗旨的 《大國匠心&工匠人物》欄目正式播出,該欄目由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指導發起,并由品牌紅木聯合央視頻、優居視界、鳳凰新聞、網易新聞、京東、騰訊視頻、今日頭條、百度等各大媒體平臺一起傳播。此次節目由大國匠心欄目專家團成員:世界博物館協會亞太聯盟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原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故宮博物院文??萍疾吭魅尾莒o樓,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品牌紅木CEO林偉華,攜手媒體代表一起走進古森紅木,與古森紅木董事長吳飛陽面對面,對其個人魅力進行深度挖掘,并對古森紅木品牌精神與卓越成就進行生動詮釋。

世界博物館協會亞太聯盟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原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右三),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原主任曹靜樓(左二),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品牌紅木CEO林偉華(右二)走進古森紅木,對話古森紅木董事長吳飛陽(左三)與古森紅木總經理吳建宇(右一)
工者,以技立世,雕琢平凡成非凡;匠者,以心傳藝,追求跟跑到領跑。
吳飛陽,傳揚工匠精神,以紅木為媒,以品質為魄,書寫古森紅木扣響榮光的傳奇篇章。一同走進他的世界,感受那份執著與熱愛,見證匠者之魂照亮紅木行業的奮進征程。

吳飛陽:我的紅木事業,是從一家專供出口的企業開始,產品賣到臺灣、日本等地,對產品質量要求非常高。17歲我進廠當學徒,剛開始做得不夠好,我性格比較內向,經常挨罵,很不適應,但是我知道不學好技術就沒有出路,要想學好技術只有“多看、多問、多練”才行,所以我非常努力,白天黑夜都在勤學苦練,一年半左右就出師帶徒弟了。

1989年,吳飛陽以油漆工為起點,踏上了鑄就非凡成就的輝煌征程
自此之后,吳飛陽迅速嶄露頭角,擔任油漆廠長一職。十年磨一劍,吳飛陽的高標準堅守在時間洗禮下愈發堅定,更鑄就了他作為一個匠人、領導者的非凡品格。

吳飛陽:2003年的時候,我回到老家開始創業。那時候我是做油漆生意,后來又創辦了古森紅木。因為質量好,工廠越做越大。
2013年,紅木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浪潮,但在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產品參差不齊的隱憂。吳飛陽敏銳捕捉到變革的曙光,誓要引領一場品質革命。
吳飛陽:我當時一直這么想,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那時候我看中了闊葉黃檀,我們古森是東陽第一批做這個木材的,也是第一家走高品質路線的。
做好家具,首先需要選好材,這是基礎。接下來是烘干,這是家具經久耐用的關鍵,也是消費者看不到的環節。我要做的是長期發展的企業,所以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可以自豪的說,古森的家具品質獲得了一致好評??墒亲畛跏袌龇磻懿?,因為成本高,所以沒有人買。我當時壓力很大,每天都睡不好。


古森紅木著重選材和烘干,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極致
幸運的是,堅持迎來了應有的回響。吳飛陽將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融入品牌基因,
在其引領下,古森紅木迅速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飲譽業內外、蜚聲遐邇。
吳飛陽:像我們古森紅木的烘干,都是烘好之后上面油布蓋好,下面讓它自然回潮,全部寫上日期,回潮放到一年之后,相對說成本比較高。那邊的料都放了一年了,要自然受潮。我現在是開好的料再放在這里,再烘個10天。

古森紅木以六重烘干為優勢,獲得專家團的認可
因為每道工序基本都是過一道就要烘一道,我在油漆之前,把它再烘干兩天兩夜,把里面的水分全部抽掉。像這個說實話,就是你前期不做好,你是自尋死路啊。我直接可以把你烘散掉。相對說這個東西是最關鍵的,這個也是我們古森的優勢。
世界博物館協會亞太聯盟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原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我第一個感受,就覺得古森紅木這么多年來,產品質量意識很強。這個家具有兩條:第一個,就是結構嚴謹,這就得靠技術,而且是關鍵技術,都靠吳總來把關。就是他學習的時候就學得好,進入這個辦企業的過程當中,嚴格地來要求自己,來規范自己。

世界博物館協會亞太聯盟原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原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談探訪古森紅木的感受
第二條就是用料厚,用料足就厚實,增加點成本,他也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這就說明,吳總的基本點還是多為人民服務,自己吃點虧也要保證質量。我們國家不是有“國家工匠”嗎?他就是屬于這類的人。

工業化不斷進程的今天,如何權衡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型、材、藝、韻如何演變?吳飛陽一直在思考,他深知良材藝器才是古森之本。
吳飛陽:我經常說,要對產品負責,要對員工負責,所以我建了一個30000多平的生產基地,還有6000多平的木材烘干堆放基地。引進現代化的設備,專業的團隊,來保證生產的效率和品質。


古森紅木建立了30000多平的生產基地,6000多平的木材烘干堆放基地
從原材料到成品,每個細節都用心匠造,每件產品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這樣的環境下,古森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強。
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故宮博物院文??萍疾吭魅尾莒o樓:這幾年,古森紅木發展比較大,做的產品質量越來越高,所以說吳總下了很大功夫。因為他是工匠出身,他抓住木材的濕度和木材質量,這點他抓的很好。首先,你這木材的初步處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所以古森紅木抓住這個節點,他做幾次烘干。烘干了以后,在制作前,他按顏色、花紋、比例,再選一遍,分一二三個等級,這也是他保證產品質量的一個方面。

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故宮博物院文??萍疾吭魅尾莒o樓對古森紅木的高質量發展給予高度評價
吳總,本著一種當前的這種工匠精神去打造,中國傳統的現代紅木家具,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強調。

因熱愛,不斷深耕品質;因使命,不斷精進前行。吳飛陽從不一味守舊,而是專研新材質、專注新設計、專精高品質、專行新營銷,帶領古森紅木書寫百年品牌夢。
吳飛陽: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確立了以黑酸枝和紅酸枝兩種材質為主的產品戰略定位。而在器型上,我們推陳出新,以古典家具為基礎,融合經典和現代審美,打造獨特的中式風格。

古森紅木確立了以黑酸枝和紅酸枝兩種材質為主的產品戰略定位
在我們展廳,能看到明式的柔婉風骨,清式的大氣磅礴,更有注重設計和舒適的創新家具。就像這款《君品茶桌》,講究的是“形神兼備”,借用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元素,達到美觀和穩定的平衡。


古森紅木《君品茶桌》
以國粹深厚底蘊、融現代東方美學,每一件古森家具都是對高貴、優雅與品位的追求。吳飛陽相信,將匠心精神深深烙印在品牌發展中,終將延續中國繁盛千年的家居文脈。
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大國匠心&工藝大師》欄目策劃人、品牌紅木CEO林偉華:吳總,他是一位勤勤懇懇的工匠型企業家。吳總和很多的工匠一樣,有點不善言辭,但他一直很用心做事,特別是他對這個產品的品質要求很高。比如選材、烘干和工藝的標準都要求很高。正因為他這種高標準、高要求,所以把古森紅木打造成專家品質的紅木品牌,用產品來說話。這也是工匠精神最好的體現。

全國工商聯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大國匠心&工匠人物》欄目策劃人、品牌紅木CEO林偉華談對吳飛陽董事長的印象

對于吳飛陽而言,“工匠精神”是在無數次打磨中,對完美的無盡追求;是在每一次失敗與挫折后,依然堅持初心的堅韌;是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勇于探索的勇氣。
吳飛陽:我的學歷不高,很多東西都是從零開始摸索,一點點積累起來。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30多年來不斷學習和專研。作為古森紅木的領導者,我很慶幸能夠有這么多匠人和我一起努力。我希望能夠一直堅守“良材藝器”的精神,成為每一位客戶心中的大匠古森,這也是我奮斗一生的事業。


古森紅木董事長吳飛陽秉持著“良材藝器”的精神,并為成為客戶心中的大匠古森奮斗一生
從17歲入行,少年學藝、青年創業、中年發展,吳飛陽30多載奮楫前行。無論是技藝的磨礪,還是心靈的修養,他始終以謙卑之心面對,以堅韌之志前行,以平凡之姿成就不凡之路。新生力量崛起,父與子的奮斗故事還在繼續,百年品牌夢的愿景也終將閃耀。
古森紅木總經理吳建宇:對于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紅木家具它意味著古老、傳統、復雜,是遠離現代生活的物件,我也不能例外。然而,接觸越深,越能知道這也是一門學問,對于古典文化的傳承,對于器型變化的思考,對于這在歷史中有跡可循的宏偉一筆,勾勒出我對于紅木家具渺遠的遐想。

古森紅木總經理吳建宇談紅木家具的傳承與創新
我的父親雖然學歷低,但是他對于家具滿懷熱誠。于我而言,他對待產品的態度令人動容,他看待行業的真知灼見也令我十分敬佩。這些寶貴的見解激勵著我,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勇往直前。

古森紅木新生力量崛起,吳飛陽父子共筑品牌百年夢
除此以外,在原材上,我們會開拓新的版圖,完善新的風格;在工藝上,我們會深入優化的進程,嘗試新的生產模式;在器型上,我們會引入更多的思考和創新,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迎接時代全新的挑戰。我也將傳承“良材藝器”的精神,讓古森能夠一路向前,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