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 來源:國祥紅木微信公眾號
[摘要]在中國琳瑯滿目的傳統藝術形式中,中國傳統家具絕對稱得上是流光溢彩的一筆。
中國傳統家具在細節上崇尚自然情趣,精于細微的變化。其形制典雅質樸、結構嚴謹精巧、質感舒適自然,各個細節的精心設計,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體會,并結合歷史、文化、工藝等多方面的知識來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賞。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下中國傳統家具的細節之美。

腿足
紅木家具的腿足有很多,這些不同造型制式的腿足可以說是古典家具美的靈魂所在,它們或而別致,或而簡練,或而俏皮,或而優雅。

紅木家具常見的“腿型”:馬蹄腿、三彎腿、圓腿.....腿足作為紅木家具的“基礎”,支撐著整個古典家具,不同的腿足造型,給紅木家具帶來不同韻味的美感。
搭腦
搭腦是明清家具部件名稱,位于椅子背面,部件中最上端的橫梁叫“搭腦”,搭腦因坐的時候腦袋搭于其上而得名。

搭腦在椅子造型和裝飾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椅子的式樣與搭腦的形狀關系甚大。搭腦的形狀可以說是千變萬化,但不論是直線,還是曲線,都具有流暢、挺秀的特色。
牙子
牙子,在家具中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只要是連接橫材和豎材的結構,通通可以歸為牙子一類。

一件精致的傳世家具,一定會有牙子,它為家具提高了牢固性,讓其可以延長壽命,同時,也給了匠人提供了空間進行藝術加工,讓一件家具帶有了藝術的氣息。
扶手

在最早的古典家具中,椅類是沒有扶手,到后來才出現。最早的扶手中規中矩,在圈椅,皇宮椅出現時,開始精雕細琢,不僅有了軟美的線形,還有精美的雕工。
托泥
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圓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是落在木框上,這種木框叫托泥。

托泥不僅改變了四腿直接落地的舊形式,出現了造型上的新意趣,同時也起到了加固四腿的穩定作用。
銅飾件
銅飾件是在箱子的四角、柜櫥的門扇、和椅凳的座角、足端等地方使用的金屬件,這也是明代家具的一個特色,明代家具上的金屬件前期多使用白銅或黃銅制作,后期則使用紅銅鍍金,更顯得華麗。

這些光彩奪目的金屬飾件,裝飾在花梨、紫檀等色調柔和、木質文理優美艷麗的家具上,造成了質感上、色彩上的強烈對比,給人以美的享受,使金屬飾件充滿了人情味。
在中國琳瑯滿目的傳統藝術形式中,中國傳統家具絕對稱得上是流光溢彩的一筆。這種注重細節,內外兼修的藝術形式,奠定了其在世界家具中的領先地位。
(來源:國祥紅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