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 | 來源:懷古典藏微信公眾號
[摘要]懷古,首先就是感懷古人的“信”,并延伸發展為“懷匠心如古,工極其致”的行為準則。
器以載道,是中國傳統造物的意境
講究通過物的形態語言
傳達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在人與自然的交融中
它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
它展現出社會的和諧有序
在人與物的互動中
它是文與質、形與神、材與藝、用與美的統一


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伐木精琢,終成紅木良器
懷大國匠心,融古今智慧

器,代代相傳
跨越千年時空,依舊光芒璀璨
美輪美奐之下
是傳統技藝的凝聚,是文人雅思的承載
更是匠心精神的結晶

歷代先輩匠人們為我們留下了一整套傳統家具的制作工藝。這些技藝,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紅木家具制作的奧秘之門。

正是這些精湛的技藝,讓紅木家具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這背后,支撐和承托起這些技藝的,是匠人們那一份可貴的“工匠之心”。這份工匠之心,就是這個時代所呼喚的“工匠精神”,也是懷古紅木的執業之初心。
因為工匠精神的注入,才塑造了紅木家具的人文價值,紅木家具也真正成為了“載道之器”。

古人把“信”作為人道之始
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和基礎
對于匠人來說
堅守工匠之心,恪守工匠精神
就是匠人的“信”

如果說紅木家具是匠人們用心血澆灌出的文化結晶,那么“信”便是支撐這份匠心的基石。恪守工匠本份,堅持工匠精神,是紅木匠人的信義,也是懷古的執業根本。
懷古,首先就是感懷古人的“信”,并延伸發展為“懷匠心如古,工極其致”的行為準則。

在這一行為準則的指引下,懷古匠人從研發到設計,從選材到烘干,從制作到成品,以“精巧到每一處線條,細致到每一個局部”為工藝信條,貫穿到精雕細作的每一道工序中,以器言華章之美,以物盡家居所用。

以工匠之心,打造典藏良器;
以誠信之心,廣贏客戶信賴。
愿您與我們攜手共進,
一同領略紅木家具的典雅韻味,
深深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共同傳承信義之家的崇高美德。
(來源:懷古典藏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