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 來源: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微信公眾號
[摘要]國家博物館收藏伍炳亮家具作品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2024年3月1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伍炳亮家具作品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白玉廳隆重舉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黨委書記楊帆出席收藏儀式,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楊志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與黨委書記、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徐念沙,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周鄭生,清華大學副教授劉鐵軍,著名演員和藝術家徐錦江作為特邀嘉賓受邀參與。在現場領導和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伍炳亮先生的五套黃花梨、紫檀家具作品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上午10時,收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 楊帆的宣布中準時開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 王春法率先致辭。他表示:

“伍炳亮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明清家具收藏家、鑒賞家,明清家具設計與制器大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屆輕工大國工匠,自1979年起,伍炳亮先生開始從事明清家具收藏、研究和設計工作,迄今已四十余載。中國國家博物館歷來高度重視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希望通過此次收藏伍炳亮先生家具作品,進一步展示中國傳統家具的藝術特色和文化意蘊,詮釋師法自然、守正創新的大國工匠精神,和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中華審美風范。相信這五套家具作品的入藏,對進一步豐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藏體系、提升博物館藏品質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伍炳亮先生對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支持、王春法館長與楊帆書記的厚愛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并坦言這不僅是對其本人,更是對整個中國傳統家具行業的高度認可與鞭策。

“創造更多富有藝術含金量的家具藝術珍品,是我應做的社會貢獻,將中國傳統家具文化藝術持續發揚光大,是我應盡的社會責任。我熱愛中國傳統家具,這不僅是我的事業,更是我一生要堅守的信念!”伍炳亮先生激動地說。
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 楊志明則言道:

“國家博物館是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今天,伍炳亮家具藝術精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一件件精美的家具和精致的微型家具記載著一個個精彩動人的工匠故事,記錄著當代中國家具藝術大師走過的光輝歷程。中國傳統家具制作技藝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中國匠人制作了各式各樣的精美家具,不僅滿足藝術觀賞和實用需要,而且精品多被收藏。世界上像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以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北京故宮和國博等著名博物館的藏品中,都有中國工匠的上乘之作。今天伍炳亮先生的家具作品又為世界一流的國博增添新品,展現出了中華木作的永恒魅力與時代價值。”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與黨委書記、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長 徐念沙,亦對伍炳亮先生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他說道:

“國家博物館作為守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殿堂,一直致力于收藏、展示和研究代表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藝術品。此次收藏伍炳亮大師的作品,不僅豐富了館藏,更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感受傳統工藝魅力的寶貴機會。”
在領導與嘉賓的精彩發言后,王春法館長向伍炳亮先生頒發了收藏證書,五套黃花梨、紫檀家具作品得以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其中兩套為仿清宮御制七重檐寶塔,分別為越南黃花梨和小葉紫檀材質,選料厚實華美,工藝精雕細刻,代表了當代傳統家具設計制作的最高藝術水準。





七重檐寶塔原型來自觀復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系乾隆皇帝為其生母皇太后鈕鈷祿氏80大壽準備的壽禮。因皇太后篤信藏傳佛教,佛經中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梵語,意為“塔”,七級浮屠就七重檐寶塔,借此祝皇太后80歲生日自然再恰當不過。此塔本為皇室珍寶,卻在19世紀被八國聯軍劫走,輾轉流落英國,漂泊百年以上。2003年10月26日的香港蘇富比30周年拍賣會上,此塔被馬未都先生以350萬元拍回,成為觀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初見此寶塔,伍炳亮先生便被其氣韻之巍峨、工藝之精絕深深打動,歷時多年,耗費千斤良材,方制得越南黃花梨和小葉紫檀各一對。
寶塔高2.18米,共有八面、七層。底座為須彌座造型,束腰各角立體雕力士,做擎舉狀,形態細膩,栩栩如生,中間起海棠形開光,其內鏤雕花卉紋。束腰上下雕形態各異的八達馬紋,平滑寬大。塔身部分,將原型的佛龕改為宮廷建筑,鏟地浮雕細膩的卍字紋圖案,飾以拱形大門與鏤空花窗。塔檐呈弧型下滑上翹,造型極盡優美,若無極高超手藝實難完成。檐下懸銅鈴。
據悉,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收藏這兩對寶塔后,將會長期展陳,其深得清宮御制器之精髓,成對兩兩擺放,氣度恢宏,莊重威嚴,定會令觀者心生崇敬,使更多人領略到中華傳統工藝美術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


寶塔之外,三套黃花梨微縮家具亦是難得一見,器型涵蓋案、柜、坐具、臥具等品種,體量雖小,卻讓觀者過目難忘,這些精品制作上追古人之意趣,下開今人之風貌,融技術與藝術、實用與觀賞于一體,具有深厚的文化與藝術內涵。



收藏儀式結束后,在伍炳亮先生的陪同下,領導與嘉賓還參觀了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0展廳舉辦的“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藝術展”。2023年9月,“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作為一場當代傳統家具藝術大展,展覽精選伍炳亮先生親自設計制作的國寶級黃花梨、紫檀家具作品共計九十余件套,展品規格高、范圍廣,展示了當代傳統家具的精湛技藝,在帶給人們以視覺享受和藝術滋養的同時,也向大眾詮釋了新時代對古典美學的理解和認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藝術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度為中國傳統家具領域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所舉辦的個展,自開幕以來,因反響熱烈,廣受好評,原定于2023年11月28日閉幕的展覽延期至今。






伍炳亮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明清家具收藏家、鑒賞家,明清家具設計與制器大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屆輕工大國工匠,自1979年起,伍炳亮先生開始從事明清家具收藏、研究和設計工作,迄今已四十余載,作為中國傳統家具藝術的繼承者與創新實踐者,伍炳亮先生對明清家具的造型、結構及文化內涵有著獨到的見解,提出了以型藝材韻為準則的傳統家具品鑒與設計制作指導理論,借古開今、化古為新,設計制作出1300余款富有藝術價值的明清式家具精品,形成了儒雅中正的獨特作品風格,許多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所收藏。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伍炳亮家具作品,不僅是對伍炳亮先生卓越藝術成就的肯定,亦是對中國傳統家具文化藝術傳承與發揚的一次重要推動。

(來源: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