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中國自古講究含蓄內斂,注重戶內隱私。在新時代背景下,演繹出來的中式玄關,尊重傳統,又不固守傳統,傳承傳統,又施之以創新。
中國自古講究含蓄內斂,注重戶內隱私。
在新時代背景下,演繹出來的中式玄關,尊重傳統,又不固守傳統,傳承傳統,又施之以創新。

中式玄關的作用
中式玄關不僅古色古香,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既可以展現一個家最美的一面,又能擋住家庭區域的隱私,是一種“遮起來的美”。
01視覺屏障作用
玄關對戶外的視線產生了一定的視覺屏障,它注重人們戶內行為的私密性及隱蔽性,保證了廳內的安全性和距離感,在客人來訪和家人出入時,能夠很好的解決干擾和心理安全問題。
02較強的實用功能
玄關在使用功能上,可以用來作為簡單地接待客人、接受換衣、換鞋、擱包的地方,也可設置放包及鑰匙等小物品的平臺。
03保溫作用
玄關在北方地區可形成一個溫差保護區,避免冬天寒風在開門時和平時通過縫隙直接入室。

玄關,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
中式玄關最大的作用就是“藏”,將屋內的一切巧妙遮擋,給人一種東方沉斂之美!
玄關,是在中國道教煉丹術的內丹之法中,體內的氣繞巡全身時氣最先通過的地方,來源是“夫玄關者,至玄至妙之機關也。”
按《辭海》中的解釋,玄關是指佛教的入道之門。《文選》南朝齊王簡棲《頭陀寺碑》有文:“于是玄關幽楗,感而遂通。”白居易《宿竹閣》詩云:“無勞別修道,即此是玄關。”
這里的玄關就是指的入道之門。
后來玄關用在室內建筑名稱上,又稱門廳,是指建筑物入門處到正廳之間的一段轉折空間,東亞傳統建筑中具有“藏”的概念,玄關是屋外和屋內的緩沖,使屋外與屋內有一定的隔開,指建筑入口處的空間。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內斂,也是一種“藏”的精神,千年以來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影壁(照壁)和玄關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中傳承下來的精髓。
設在室外的即影壁(照壁),是院內與院外的隔斷,設在室內的就是玄關,是室內與室外的隔斷。
中國傳統建筑中的玄關常有屏風或中門(位于門后室內正中的屏門)隔開門口和大廳,有些住宅會在玄關位置放椅子。
一些以獨立建筑為正門的宅院,入口大門內的位置就是玄關。經過長期的約定俗成,玄關指的是房門入口的一個區域,具體指客廳與入口處的緩沖,中間的距離俗稱“明堂”。

玄關與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照壁有密切的聯系,二者同樣反映了東方民族講究含蓄、內斂的文化特點。
《水龍經》云:“直來直去損人丁。”
風水學認為,如無影壁墻,氣流則直來直去,有了影壁墻,氣流要繞著影壁而行。而玄關則是對戶外的視線產生了一定的視覺屏障,它注重人們戶內行為的私密性及隱蔽性,保證了廳內的安全性和距離感,在客人來訪和家人出入時,能夠很好的解決干擾和心理安全問題。
從審美的角度看,玄關的設計,表現了主人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品位。從風水角度看,玄關能夠讓家藏風聚氣,讓居室能夠有一種先抑后揚之感,表現出一種含蓄、內斂的風格和氣質,也有很好的擋煞和化煞的作用,并防止旺氣外泄。

中國傳統堪輿學講究“藏風聚氣”、“喜回旋”,講的就是忌直來直去的環境布局。
因此,住宅中玄關雖然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是進出住宅的必經之處,對家意義非常。一般說來,玄關作為入戶門與客廳的緩沖地帶,布局的好壞不僅影響家居的隱私性,還能招財納氣 。所以玄關布置必不可少,可放置中堂條案、圈椅、花幾、博古架、掛畫、藝術裝飾,或鞋柜、衣帽柜等。
玄關,是中國古老民族家居文化的精華,是中式建筑美學的瑰寶,具有獨特的韻味。
緬花大王紅橋紅玄關之美,美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上,美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禪意境界,美在“方寸之間有大呼吸”的詩意情懷。
(來源:品牌紅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