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巴花界強震”來襲,我們還有多少巴花家具可用?
中國有句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是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時如缺少必要的條件,也很難成功。
這句俗語用在如今的紅木家具行業,似乎更加恰如其分。
眾所周知,紅木家具都是采用純天然生長的深色名貴硬木,加以中國傳統工藝技法雕琢而成,所選的木材必定是歷經成百上千年自然生長而成。紅木家具也因此變得珍稀名貴而價值不菲,深受越來越多國人的喜愛。

但隨著越來越多木材原產地限制出口政策的出臺,使得紅木家具行業逐漸陷入“無木可用”的尷尬境地,甚至有些優秀的木材還被列入瀕危物種,被譽為“深色名貴硬木中‘佼佼者’”的巴花,就是被這瀕危物種之一,木材資源瀕臨滅絕。
1.巴花因木性優越深受歡迎,大肆砍伐導致木材稀缺
在常見的深色名貴硬木中,巴花(學名:古夷蘇木,拉丁學名:Guibourtia)因其特有的木紋、穩定的結構、優越的木性,成為深色名貴硬木中的“佼佼者”。
關于巴花家具的受歡迎程度,可以從巴花原產地出口木材的數量中可以看出。

雖然目前在產地和國內還有一些巴花原木的存量,但是,動輒成百上千年的生長周期,使巴花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不可再生資源,隨著大量的消耗,產地和國內這些沒有“源頭活水”的存量又能堅持多久?
2.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巴花被列入瀕危物種附錄二

巴花原材的急劇減少,牽動著眾多喜愛巴花人士的心,然而,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2016年,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次締約國大會(CITES COP 17)上,在眾多提案里讓人意外的是第56號提案,來自歐盟和加蓬,將三種古夷蘇木列入附錄二,它們是德米古夷蘇木Guibourtia demeusei、佩萊格里尼古夷蘇木G. ellegriniana和特斯曼古夷蘇木G. tessmannii,這三個樹種的木材心材商品名就是Bubinga(中國俗稱巴花)。
3.“巴花界強震”來襲,我們還有多少巴花家具可用?

巴花木材瀕臨稀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家具企業來說,能做的就是用有限的木材,配以極致的工藝,打造可傳世的家具精品,讓巴花這種深色名貴硬木家具的氣韻和價值能夠流傳久遠;
作為消費者來說,一定要且買且珍惜,天賜良材不易,有緣遇見更是不易。

華行紅木巴花精品家具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