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眾多例子已經擺在面前,還是得專注自己擅長的專業,紅木家具還是得專業做,要有匠心地堅持做。
近期,我走訪市場發現一個現象:許多大家具品牌企業轉做紅木新中式都不太成功。是什么原因?難道真是水土不服?
個人分析如下:
“紅木”一詞的概念,就像是金箍棒給紅木畫了一個圈,有限制,但也是保護了傳統紅木企業。家具品牌企業進入紅木領域,雖然他們在品牌營銷、產品設計、渠道、團隊等方面有一些優勢,但在對紅木的材質把握、制作工藝、文化傳播就不那么熟悉。他們做出來看似“顏值”不錯的產品,卻未必賣得好,可能與“紅木”沾邊的刺猬紫檀還好,但再往高端走,如做緬甸花梨、闊葉黃檀等材質,就會很吃力。
因為這類家具企業的營銷往往都簡單粗爆,希望快,很少能沉得下心,像傳統紅木企業那樣“慢慢做,慢慢研究材質、慢慢研究工藝、慢慢研究家具韻味文化傳播”,這就很容易把高端的紅木家具用普通家具的概念去做、去賣,就難以突顯紅木應有的價值。而買這類高端紅木新中式產品的消費群體,還是比較在意不同選材的材質價值、傳統的工藝價值、文化設計寓意等。這類企業就算是靠品牌勢能招好了商,到了終端也未必能夠賣得好。眾多例子已經擺在面前,還是得專注自己擅長的專業,紅木家具還是得專業做,要有匠心地堅持做。
【更多“林偉華說紅木”請下圖掃碼關注視頻號 | 品牌紅木林】

(來源:品牌紅木網 林偉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