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你知道大紅酸枝為什么被叫做“老紅木”嗎?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外來的木種大量的涌入中國市場。世界上有多少種木材?有3000多種木材。人們使用的也就300多種。為規范紅木市場,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次發布并實施《紅木國家標準》(以下簡稱紅木《國標》)。
該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提出,中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負責起草?!秶鴺恕分忻鞔_規定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29個主要品種。
5屬8類29種紅木標準的制定,是避免商家與買家對紅木家具產生質疑時的一個衡量標準。

那么到底什么是紅木家具?有三種制定方式,第一按照明清稀有細作(紅木)木種標準制定。
中國經過兩千多年對木材的使用,對好的木材材質及劣質的木材材質的使用,在中國境內各地的總結,首先總結了南北氣候對木質家具保存使用長久的表面處理經驗南漆北蠟,其次是因受當時社會經濟政治影響,從而使用的絕大部分木材取決與中國境內和東南亞一帶。
第一種對稀有硬木的制定明清以劃分的很明確,紫檀、花梨、老紅木、雞翅、鐵力木。
第二種制定選擇性紅木,就是你知道了明清制定的硬木標準,又因經濟原因選擇性購買其中之一。
第三種就是以國標標準來制定紅木標準,只為購買使用而。
那么老紅木到底是什么木種,又是從何產生。這個話題就要從紫檀木(檀香紫檀)的使用說起。

紫檀,目前所知,我國古代最早關于“紫檀”的明確記載,始于東漢末期。晉代崔豹撰寫《古今注》注錄,“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碑a地主要在印度,在我國,云南兩廣等地也有出產,紫檀,少有大料。
紫檀在過去是皇帝專用的一種木質,確實現在在故宮博物院里存在著大量的紫檀家具,所以我們現在使用紫檀就有一種高貴的地位的象征,紫檀是皇家專用的一種木質,但民間也有使用,因紫檀稀有貴重,當時自然經濟社會中的人們就要找到一種紫檀的替代品。

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云龍紋寶座
明末時發現尼泊爾有一種木料非常像紫檀,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尼泊爾紫檀也叫大紫口。那時的人們開采森林很不容易,修一條路到森林深處開采不太可能,只能沿著森林邊緣逐步開采砍伐,歷經200多年砍伐使用尼泊爾紫檀(大紫口)滅絕。今天幾乎找不見尼泊爾紫檀。
尼泊爾紫檀滅絕后又得找紫檀的替代品,人們發現越南有一種木材像紫檀,木材有黒筋也就是我們現在學名交趾黃檀當時人們叫越南紫檀(現在人們也叫它老紅木),在使用交趾黃檀的過程中發現老撾生長的交趾黃檀是最好的,沿用至今。
大紅酸枝的等級和識別
據木材市場人士介紹,紅木界絕大多數人識別交趾黃檀的優劣,都以黑筋粗細(越粗越好)、醋酸味是否濃郁(越濃越好)為依歸。在此不得不指出:這種識別方法是有嚴重問題的。

第一,在交趾黃檀中,大體上會因維度高低、高山或丘陵平原而形成材質上的優劣差異。這種差異雖然不是很大,但還是可以區分出來的。主要表現在氣干密度高低和油性上面。一般來說,高山地區的交趾黃檀,材質普遍優于丘陵或平原地區的;緯度偏北一些的材質往往略優于維度偏南一些的;高山地區的交趾黃檀,氣干密度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區的;高山地區的交趾黃檀,油性也要略大于丘陵和平原地區的。以交趾黃檀干透了的料來說,北部山區料幾乎全是沉水料,材質上佳;中部地區的料絕大部分沉水,有少數半沉半浮,材質次之;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國)料則部分沉水,部分半沉半浮,部分不沉水,材質一般。
第二,黑筋較粗的料主要是中南部地區的,北部地區的料底色普遍偏深,而且存放時間越長底色越黑,樹越老底色越黑,但黑筋都不明顯(其實是因為材質過細,而較細的黑筋密布所致)。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國)地區的料,新料底色往往呈現紅黃色,把黑筋反襯得非常分明,有點類似南美的微凹黃檀,紅木界許多人對紅木認識膚淺,他們喜歡追逐的恰恰是這種材質一般的貨色。當然,北部料中也有個別的料具有較粗的黑筋,但這種料的結構密度明顯要疏松一些,干透之后入水半沉半浮。
第三,所有酸枝木(包括紅酸枝和黑酸枝)都是有酸香氣的。一般來說,紅酸枝的酸香味普遍濃于黑酸枝。這是因為黑酸枝材質密度普遍高于紅酸枝的緣故。換句話說,就材質而論,黑酸枝普遍優于紅酸枝。在交趾黃檀中,同樣是材質越好的料,酸香味越淡的(所有木材都是材質越緊密,味道越難以散發出來的)。
其中的成因很簡單:
一是,無論哪種木材,都是材質越細密的味道越淡。
二是,交趾黃檀材質最好的北部料生長于老撾北部高山地區,通風情況好,土地瘠薄,樹木生長比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國)地區緩慢得多,雖然結構更為緊密,材質更為細膩,油性也更重,但氣味發撒也更充分;而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國)地區的土壤肥沃,土地和空氣中的酸臭味道本來就要重得多,加上通風透氣性差,樹木生長過程中各種氣味不能充分發散。
因此,說酸香味越濃的酸枝木越好,實在是剛好弄反了!這就跟同科同屬的兩種香枝木一樣:海南香枝木的氣味要弱得多,而長山山脈中部的香枝木香味卻要濃郁得多,但并沒有人會因此說越黃比海黃更好的,客觀上也是海黃材質更好。
第四,從中國傳統木文化的角度看,在清朝時期,由于紫檀木日益稀缺,人們開始尋找紫檀木的替代材料。在經過多年選擇之后,人們找到了紅木(交趾黃檀)。但宮廷和京都地區的大官顯貴們認可的紅木(交趾黃檀),恰恰是材質上佳、底色偏深的材料,北方人直接將這種紅木俗稱為“黑料”。從實際出產看,這種黑料基本都是出產于老撾北部山區(儲量非常有限),中部地區一部分自然生長到老的料也是黑料,南部(包括柬埔寨、泰國)地區是很難見到這種黑料的。這種“黑料”才是正宗的紫檀木替代品,不能說所有的大紅酸枝(老撾紅酸枝、交趾黃檀)都可以作為紫檀木替代品的。
北部料,心材顏色偏淺,呈紅褐色(跟南部料存放一年左右的情形差不多),黑筋不明顯(那些黑色線條不是黑筋,而是鋸解痕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越變越深,直到呈現黑褐色。
用水沖洗過的北部料(黑料)大料心材,黑筋不是粗條狀而是片狀,且并不十分明顯。這根料砍伐時間不長,顏色并不太黑。
交趾黃檀(老撾大紅酸枝)北部料這種料常常會被誤認為黑酸(黑黃檀)的,但它的的確確是交趾黃檀,而且是最上等的大紅酸枝。

不熟悉亞洲三種紅酸枝的人,會把這種料當成花枝(巴里黃檀),因為黑筋較細。但這是錯誤的!花枝的底色要比這個淺一些,而且花枝絕對不會有如此密集的黑筋!黑筋密布,正是北部料底色偏深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工精致,雕刻一流的眾多家具中,大紅酸枝家具的收藏價值是名類前茅的,所以,盡管老紅木的價格連年暴漲,但是與已經相對飽和的紫檀相比,大紅酸枝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趁早入手一套,也是不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