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7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近期,“相古美術木作工具展”正在廣東省中山市假日廣場火熱展出中,吸引了眾多市民以及木作愛好者的關注與參與。此次木作工具展主要展出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斧、刨、鋸、錘、鉆、鑿、銼等三十多種不同種類的中國傳統木作工具,是當前在國內舉辦的為數不多的系統展示傳統木作工具的發展變遷及工藝變革的專題展覽。

“相古美術木作工具展”正在火熱展出中
近期,“相古美術木作工具展”正在廣東省中山市假日廣場火熱展出中,吸引了眾多市民以及木作愛好者的關注與參與。

“相古美術木作工具展”主要展出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斧、刨、鋸、錘、鉆、鑿、銼等三十多種中國傳統木作工具
據了解,此次木作工具展主要展出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斧、刨、鋸、錘、鉆、鑿、銼等三十多種不同種類的中國傳統木作工具,是當前在國內舉辦的為數不多的系統展示傳統木作工具的發展變遷及工藝變革的專題展覽。

我國歷代的能工巧匠憑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發明并使用著各式各樣的木作工具
中國有句老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仡櫄v史,我國歷代的能工巧匠憑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發明并使用著各式各樣的木作工具,極大提高了效率及質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好比說中國傳統家具,制造起來并不簡單,一木一榫間凝聚了歷史、文化、美學和哲學的智慧,歷經百余道工序反復研制,少則三五個月,多則一年以上才能完成,其中在雕刻、打磨等工藝上還得使用上百道工具。因此,對于手工匠人來說,一套齊全實用的木工工具,不僅是他們養家糊口的重要器物,更意味著令人尊敬的技藝。

每一件木工工具意味著令人尊敬的技藝
展覽上這些看似破舊、古老的木作工具,事實上承載著中國文化傳承、中國文化解讀的功能,于不同年齡段人群都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也是一次近距離感受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感悟跨越千年仍經久不衰的工匠精神的絕佳平臺。(來源:品牌紅木網 梁曉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