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 來源:中國木材網
[摘要]經過去一年的調整,從上半年開始,行業的市場預期趨積極,從而推升了整個市場景氣指數的走勢。
在經長時間調整后,上半年全國紅木制品市場表現較為積極,5月份,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一度越過景氣線100,實現了近兩年來的最高值。今年上半年,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整體較去年同期積極,指數均值98.1,遠好于去年同期的90.2。
但需要看到的是,去年下半年來的hpmi持續回升主要受市場從業人員信心指數的拉動,市場景氣主要指標的生產指數、訂單指數、場租指數仍表現平平。在市場需求側動力不足的大環境下,市場景氣能否持續回升還有待觀察。
上半年,紅木制品市場在原材料市場報價走高的帶動下,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與刺猬紫檀(俗稱非洲黃花梨)制品市場價格均均有上調,制品價格與消費者市場需求出現一點程度的背離。
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紅木制品162047件,同比增加77.76%;進口額達2358.9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8萬元,同比增長72.26%。上半年,我國從16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紅木制品,較去年同期來源地增加7個。其中越南是我國紅木制品進口最大來源地,占進口總量的72%。其次是印度尼西亞與老撾,分別占23%與5%。上半年我國紅木制品進口來源地較往年呈現多個特點:進口量大幅增長。進口來源地更加多樣化。除了以往東南亞原材料產地,更多增加了歐美等消費發達國家。
我國累計出口紅木制品4988件,同比增加39.88%;出口額達193.81萬美元,約合1298.54萬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3.32%。上半年,我國紅木制品銷往18個國家和地區,較去年同期減少4個。其中日本仍是我國紅 木制品 出口最大目的地,約占出口總量的72%;其次是美國,占出口總量的15%。
經過去一年的調整,從上半年開始,行業的市場預期趨積極,從而推升了整個市場景氣指數的走勢。
但從景氣指數的主指標—商品價格、新訂單、場租指數來看,市場均未現明顯變化。市場景氣回升主要依靠當前市場從業人員的市場預期的走強,尤其是市場原材料報價持續走高帶動市場信心的走強。但行業市場發展終究要依靠實體消費的拉動,因此,通過供給側開發新需求,成為帶動行業市場發展努力方向。
上半年,我國紅木制品進出口同比均出現大幅增長。尤其是進口增長明顯。除了常規的進口來源地,今年上半年新增了大量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情況的出現,主要源于收藏級紅木制品的回流。
而出口的繼續增長,既是國際市場對中國紅木文化的認可,也是近年來紅木收藏的持續升溫,推動了國際收藏人士對中國紅木制品的收藏與采購。在國內需求低迷的背景下,龐大國際市場需求依舊存在待開發的紅木市場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和開發國外市場的有效需求,也是我國紅木企業走出當前低谷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