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5月14日,區氏臻品“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圓滿舉行。高峰論壇上,6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共同論道,為明清家具制造行業尋找未來。
5月14日,由區氏臻品主辦,弘木傳媒協辦的“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5月14日,由中山市區氏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區氏臻品)主辦,弘木傳媒協辦的“區氏臻品明清家具藝術館開業典禮暨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圓滿舉行,政府領導、專家學者、資深收藏家與紅木愛好者數百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明清家具發展新格局的開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市場對中國傳統家具需求的擴大和消費收藏品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紅木家具企業將目光鎖定在高端仿古明清家具領域,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明清家具經典,找到新格局中的立足點,區氏臻品以行業典范集眾人智慧,邀請了中國紅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長濮安國,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波、鄧雪松,香港恒藝館館長、香港資深收藏家王就穩,明清家具資深藏家廖海輝,區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六位嘉賓,在“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共同論道,為明清家具制造行業尋找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從傳續到傳承
明清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也是世界文明中的輝煌成就之一。在大浪淘沙的明清家具行業現代發展史中,留下的工藝極致、別具一格的企業少之又少。加上明清家具與現代生活和消費選擇存在一定距離,喜愛并有能力欣賞明清家具的消費者甚少。這種局面讓行業和明清家具愛好者對經典家具的延續和傳承產生了擔心。
對于明清家具的經典所在、收藏標準以及傳承等問題,嘉賓們分別從學術研究,收藏、使用和市場、生產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中國紅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長濮安國結合自身從事明清家具研究50年的經驗,將明清家具的經典總結為“材美工巧”四個字。他指出,木材不談好壞而談雅、美,傳承明清家具的經典,需要收藏家、制造者、研究學者從認識和挖掘木材之美、工匠工藝之巧兩方面不斷提高。
中國紅木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長濮安國指出,區氏臻品對于明清家具人文精神、藝術造詣有十分透徹清晰的研究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鄧雪松也指出,材料在家具中占的比重不高,傳統家具是造型藝術,最重要的是器型、文化與藝術品位。傳承明清家具,不僅要有區氏臻品董事長區勝春這樣的好工匠,還要有他不吝于與同行交流、分享的態度。明清家具收藏者、愛好者作為文化、知識傳承的一環,應該勇敢去挑市場上的尖端產品,可以通過不斷向老行家、向生產一線的老匠人學習,提高收藏鑒賞眼光,共同助力明清家具傳承。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鄧雪松指出,傳統家具最重要的是器型、文化與藝術品位
對于明清家具的傳承,香港恒藝館館長、香港資深收藏家王就穩給出了獨特的詮釋,他認為過去的人選擇貴重的硬木家具,是因為這些木材不容易找到,非常珍貴。用珍貴的木材精心做出好家具,這些木材就不會從環境里消失,能夠永遠流傳,成為古董。他同時表示,值得收藏的經典明清家具應該在材料、工藝、設計上達到精益求精的標準。
香港恒藝館館長、香港資深收藏家王就穩表示,值得收藏的經典明清家具應該在材料、工藝、設計上達到精益求精的標準
傳續的是“形”,傳承中更包含“文化”,從傳續到傳承,行業繁榮任重道遠。
突破發展瓶頸
在發展的關鍵問題上,論壇焦點轉向亟待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圍繞如何更多地獲得行業和消費者認同,明清家具如何進入當代生活,以及如何在仿古明清家具領域走出一條獨屬于自己的道路,嘉賓們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方向。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波指出,目前全國范圍內制造生產紅木家具的企業有3萬多家,但真正傳承傳統家具文化藝術精髓的少之又少。區氏臻品能將明清家具做得如此極致,與董事長區勝春過去的收藏與修復經歷分不開。現在收藏家和愛好者的藝術鑒賞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傳統家具的器型、品相有更高追求。區氏臻品明清家具藝術館的開業,不僅給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也給了行業同仁、收藏家和愛好者一個良好的借鑒學習平臺。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楊波認為,區氏臻品的成功與董事長區勝春過去的收藏與修復經歷分不開
不斷擴大明清家具的使用,讓其融入生活,對明清家具的發展至關重要。論壇上,明清家具資深藏家廖海輝分享了自己對傳統家具家居布局的看法,同時也分享了不同家居場景的傳統家具搭配心得。他提到,原本自己只是在茶室或者是祖宗的神廳、偏廳選用一些明清家具,這也是他原來對家居布局的想法。但隨著了解深入,才發現傳統家具和現代家居完全可以融合。中國傳統家具非常適合用于家中,而且在不同場景有不同演繹,小擺件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心情、環境、時段進行配搭。
明清家具資深藏家廖海輝指出,中國傳統家具非常適合用于家中,且在不同場景有不同演繹
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新中式挑戰越演越烈,但區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卻有堅定的發展信念。論壇上,他用鐘愛行業、忠于傳統,帶動客戶了解家具、文化,以先進管理模式做傳統家具,繼續擴大企業文化總結了區氏臻品的發展觀。他指出,區氏臻品第二期的展廳已經在策劃、準備開動,包括文化藝術長廊以及私人分享的收藏館。同時區氏臻品正準備生產一批高質量的黃花梨家具、紫檀家具,這批家具成品將吸引更多人一起來鑒賞和分享。將區氏臻品明清家具藝術館打造成為能讓大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領略明清家具風采的文化藝術高地,區氏臻品將以這座藝術館開啟明清家具發展的新格局。
“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區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從四個方面總結了區氏臻品的發展觀
堅守與責任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區氏臻品的家具?濮安國指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區氏臻品的家具符合‘材美工巧’的標準。區氏臻品對于明清家具人文精神、藝術造詣有十分透徹清晰的研究,同時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勾勒每一款明清家具的極致之美、藝術之美。”
“今天是母親節,區氏臻品選擇在這個時候舉行開業大典,一是祝愿祖國母親繁榮昌盛,二是祝愿天下的母親健康長壽。同時,我也希望區氏臻品能像母親一樣,繼續把明清家具的DNA一直傳承發展下去。”論壇上,區氏臻品的老朋友廖海輝為藝術館的開業做了最好的注釋。
從研習傳統古家具的修復和制作工藝開始,區氏臻品一步步從“還原經典”到“創作經典”,一直以來將藝術品質堅持到底,出品的明清家具既貼近原作,也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就像專注于明清家具制作工藝的磨煉、專注于傳統家具文化的傳播,“明清家具的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也讓行業看到了區氏臻品作為行業頂尖力量的推動作用和責任感。探索明清家具的傳承和發展,區氏臻品矢志不渝。(來源:品牌紅木網 梁曉珩、何欣儀∕文 楊銀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