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6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近日,語言文字規范類刊物 《咬文嚼字》雜志社發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肮そ尘瘛薄昂榛闹Α?、“供給側”等入選本年度十大流行語。
近日,語言文字規范類刊物《咬文嚼字》雜志社發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其中“工匠精神”“洪荒之力”、“供給側”、“葛優躺”、“藍瘦,香菇”等從上百個候選語中脫穎而出,入選本年度十大流行語。

2016年十大流行語
“工匠精神”本指手藝工人對產品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理念,即對生產的每道工序,對產品的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而講究精湛技藝,對品質精益求精的紅木家具行業,無疑是最能體現工匠精神的領域之一。那么我們的紅木人又是如何理解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呢?

浙江中信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信
李忠信:我認為,誠信和創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F在,一些企業誠信缺失,創新乏力,急功近利,跟風抄襲,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東陽紅木家具行業的發展。那么,怎樣才能弘揚“工匠精神”呢?我認為,政府要打造發展環境,加強引導,鼓勵企業進行創新,培育“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企業要鍛煉制作工藝,重拾“工匠精神”,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追求完美與極致。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做強做大,產業才能永續發展。

東陽市雙洋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洋
王海洋:雖然我不是工匠出身,但我是另一種意義的工匠,因為我做的不是產品,而是企業。中國缺少“百年企業”,德國、日本等國家許多小作坊就有上百年的歷史,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08年起,東陽的紅木家具產業快速發展,現在卻進入了“洗牌期”,發展軌跡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們應該發揚“工匠精神”,多一些專注,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細致,少一些粗糙,爭做“百年企業”。做產品、做企業要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的良心,企業現在可以不賺錢,三十年、五十年可以不賺錢,但必須有一份堅守,只有這樣,才能打造“百年企業”。

東陽市御乾堂宮廷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軍
馬海軍:我認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努力把產品做得更好。其實,紅木家具行業更應該提倡“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從個人層面上來講,“工匠精神”就是一種認真、敬業的精神,表現為專注、細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等。從企業層面來講,“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業重視質量、打造品牌。
樹立工匠精神,一定要嚴抓產品質量。建立“質量決定存亡、決定興衰”的認識;其次,要嚴守規則。大國工匠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沒有絲毫偏差和漏洞,這不僅得益于動作的精準到位,更在于苦練千遍萬遍,程序已經在他們頭腦中形成固定模式,已經形成“重視質量、崇尚創新、追求卓越”的自覺習慣。流行語如同一個國家的“口頭禪”,折射出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遷。“工匠精神”的流行正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來源:品牌紅木網 范遵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