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建筑為家創造了實體空間,家具則是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進行再創造,讓人們在找到一種歸屬感。
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建筑為家創造了實體空間,家具則是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進行再創造,讓人們在找到一種歸屬感。同時,作為生活的伴隨者,家具在靜默的陪伴中見證了一個家,乃至一個家族的繁衍生息,傳遞著祖輩之間難以訴說的情感,承載著一個家族文化的延續。
傳遞·情感寄托
家是情感的歸宿和家族傳承的空間,任何一件家具、首飾或是器物的傳世都帶著故事、回憶與濃濃的親情。

看似陳舊的家具在后輩眼中依然閃耀著勃勃生機
小時候,聽村里的老人說,女子出嫁時嫁妝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形式內容十分講究。一些條件稍好的人家,在女兒出生時便會種下樹木,等女兒長大,樹木成材,就會請手藝精湛的工匠用木材打造一套家具,作為女兒的嫁妝。就是這樣一套家具,承載著父母對女兒的疼愛、囑托與牽掛,伴隨著一個女子離開父母后,從此冷暖自知的歲月。
歲月如梭,物是人非。泛黃照片里昔日的身影也許早已不在,唯獨那件家具依然靜靜安躺。熱愛生活的人總是能將對親人的思念或對過去歲月的懷念轉化為對經典的偏愛與鐘情。而那些在時間長河里幸免的經典家具便成了情感的載體,每一次觸摸仿佛看見逝去親人的音容笑貌,不僅如此,為表其珍貴與重視,家里的其他布置,地板、窗簾、墻裙,整個空間的色調都要與這件經典家具風格吻合。這種偏愛與鐘情通過經典家具演繹著一種悅己的幸福哲學。

家是情感的歸宿和家族傳承的空間,任何一件家具、首飾或是器物的傳世都帶著故事、回憶與濃濃的親情。(東莞戴為紅木供圖)
傳承·文化延續
家族文化反映的是一個家族繁衍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道德觀與價值觀,除了人們常說的“血脈溫情”,通常還包含了“家禮”、“家法”、“家范”、“家規”、“家誡”等家族內部禮制,體現了一個家族群體的精神狀態。血緣親情,是家族關系延續之根本,而家族文化的延續除了需要家庭成員的信守,通常還需要一種載體,即人們常稱的“傳家寶”。瓷器、書畫、家具均可為之,然不同于前兩者,家具實用性更強,故而在這種傳承中往往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飽經歲月洗禮的家具,早已成為家人之間情感的寄托
美國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傳家寶”的民族。一件美式家具一般可以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祖父用了傳給父親,父親再傳給兒子。在美國家庭里,如果保留有一件祖母或祖父用過的家具,一定會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這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驕傲。
中國的家族文化以“禮”為核心,尊長愛幼、和睦親善、謙虛禮讓等基本禮儀的踐行常在家庭空間的諸多物體中留下痕跡,家具自然不例外。

優秀的家具品牌善于將家文化融入到品牌理念之中,從情感訴求上打動消費者(東莞戴為紅木供圖)
“故鄉老家的中堂,從我記事起幾乎未曾變過。堂屋中八仙桌靠香案居中擺放,兩張圈椅分列左右,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接人待客皆有講究,主賓不亂,禮儀莊嚴。”一位故友介紹說。陳舊的家具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打磨,但在后輩的眼中它閃耀著勃勃生機,是家族榮耀的象征,同時也代表著不可撼動的威嚴。

古代家庭的中堂里,家具擺放各有講究,需符合禮儀規矩
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歷經歲月沉淀的古典家具包含了先賢哲學思想,記錄著歷史符號和文化特征,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然而,對于一個家庭,它是“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那蹉跎歲月的親歷者。時光搖擺的旋律不曾停止,傳承回憶是歲月悠長的回響。被鐫刻在家具里的舊時光,回放著關于愛與傳承的故事。(來源:第三十一期《品牌紅木》雜志 吳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