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區氏臻品首本內刊《臻品薈》面世后獲得廣泛好評,本期我們一起走進與區氏臻品結緣多年的老友——建筑師、明式家具發燒友、麒麟網資深網友黎毅藝,且聽他與區氏臻品的故事。
在中山市區氏家具有限公司(區氏臻品)發展的三十四年中,以家具會友,因家具長情,從行業專家、同行友人再到家具玩家,很多都與區氏結下不解之緣,成為交心摯友,書寫一段段佳話。而其首本內刊《臻品薈》,走進與區氏臻品結緣多年的老友——建筑師、明式家具發燒友、麒麟網資深網友黎毅藝,且聽他與區氏臻品的故事。

區氏臻品董事長區勝春(中)與區氏臻品家具發燒友黎毅藝(右二)合影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作為沉醉紅木的玩家,如果單以時間來算,比起一些前輩,我與區氏還不能叫老友,但當我第一次看到區氏臻品的家具時,其散發出來的那種意韻就沒辦法忘懷,有種“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尤其是今年開春,雖然是首次見到董事長區勝春和總經理區錦澤,卻像遇見老朋友一般,很融洽地交談了對明式家具的器以載道的理解,思想相近,心靈相通。那句“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的古詩就是對我與區氏的最佳形容。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那是因為區氏臻品的家具明韻清風,型制突顯,很好地把握了明清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那種簡練文綺、空靈俊秀以及高貴內斂的氣質,通過比例、器型、邊線、弧位等元素,細膩地將古典家具中的精髓彰顯演繹,這與我一直追求的古典家具的那種韻味是相吻合的,所以當我第一次接觸區氏的家具的時候,我一下子感覺我找到了我一直尋找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于時下市場到處充斥的傻大、憨壯、繁瑣、贅復、俚俗的大路貨,心儀不已、沉醉其中!當時我就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擁有一件高端的區氏家具作為我的區氏入門藏品。所以當年我痛花近一年的收入秒殺了區氏的三件套黃花梨麒麟紋獨板圈椅!

黎毅藝在區氏臻品展廳內留影
寧吃仙桃一個,不要爛杏一筐
臺灣大藏家許宗煒的玩藏秘笈就是“重質棄量”、“買的大痛,才能大賺”,而我的通俗理解就是“寧吃鮮桃一個,不吃爛杏一筐”。在遇見區氏臻品之前,我也曾經貪便宜盯緊所謂性價比貨色而交過不少“學費”:買過一些造型、比例、工藝都不理想的家具,后來遇到了我們尊稱為“尹叔”的朗潤居士——尹國雄先生,在其指導下慢慢地對古典家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眼光也越來越挑剔,雖然以前買的家具有些木頭也很名貴,但是越看這些家具的型制越難看,越看心里越難過,簡直是感覺到暴斂天物、焚琴煮鶴般的心理折磨,最后,實在忍無可忍,都賤價賠本流轉或送出去了。
現在我痛定思痛,目標極其明確,精品路線思路非常清晰,本著“寧吃鮮桃一個,不吃爛杏一筐”的原則,寧愿多花些值得花的錢買區氏這樣踏踏實實將型藝韻做足的家具,也不會再貪便宜買工藝粗糙、型制低陋的家具了。買區氏的家具,付錢的時候可能會大痛,但是其型韻讓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這才真叫大快!勞累一天回來,泡一杯香茗側放于區氏四面平上,握一卷王世襄或伍嘉恩的書籍,盤坐在區氏禪椅中,眼前一掃,區氏的圈椅、官帽、三彎腿香幾、小刀牙、八足鼓凳、面條柜……真仿如穿越明清時空,在這種醇厚濃郁的氣氛下,一洗上班時的紛繁雜念、精神疲憊。于是,心靈恬靜安詳起來,生活感覺盎然有味起來,心儀其中,沉醉其中!試想:如果還是那些貪便宜買的粗陋不堪的家具,何以收獲這種美好心情!

區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左一)帶領黎毅藝(中)等區氏臻品家具發燒友參觀區氏展廳
器如其人,自成一格
我曾經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區氏行事低調,廣告宣傳不多,卻還是那么多發燒友的摯愛?當我見了區勝春、區錦澤和區氏臻品的產品后,我就感覺出答案了。區氏臻品家具之婉約俊秀、低調內斂,真是器如其人。在我看來,例如區氏臻品做的《伍嘉恩二十年經眼錄》封面明星四平桌,這四平桌牙板的寬度那個窄身和桌腿的那個纖細,一般廠家那里敢試?差一毫半厘就容易走到軟弱無力的病態中去了,而區氏,在靈動與纖弱中從容拿捏,準確把握,加上腿腳的內翻馬蹄的骨線的細部處理,幾種手法綜合一起,彰顯出其清秀勁挺的風骨,而盡管表面看來品相清秀纖細,但實際行家從牙板與桌腿的大弧內徑以及內翻馬蹄的翻撅形態等細部來看,區氏為了達到明韻的這種效果,其耗料是非常大的,其用料絕對是奢侈的。可以說,區氏的四平桌,是我見過的將明式家具的精髓表現得最好的四平桌。有次,我們一下子就買了四條區氏的四平桌!
而區氏的兩位掌門人,區勝春和區錦澤給人的感覺,就如同他們制作的明式家具一樣,低調內斂,溫和謙遜,呈現出的風雅,令我覺得,已經不知是器如其人還是人如其器了。正是這種人器合一的企業文化,賦予了區氏的家具獨特的風格,因此,我想,如果是其他老板,即使用同樣的工匠,沒有企業領頭人這種風格的長年累月的積淀,依舊是做不出來現在區氏家具的風韻的,因為,它,已經形成自己獨有的“區氏風格”!
區氏的老友中,很多對藝術的鑒賞都有很高的修為,有些本身就是紅木家具界的行家,而有些從事的都是與藝術和設計有關的工作,眼光都非常挑剔。但是,無論多挑剔的木友,都能在區氏找到一件自己心儀的家具,這或許正是區氏家具的魅力所在。而在這么多老友談到區氏的時候,很多都說到了區氏的家具和區氏的為人,家具的型美藝絕,為人的謙遜低調,是老友對區氏臻品最大的印象。“知音難覓,知己難求”,感謝這些老友對區氏臻品多年來的不離不棄,唯有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出精品,才不枉與你們的情誼。相遇容易,相知不易,且行且珍惜。(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梁曉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