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中國對小葉紫檀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魏晉時期。紫檀生長緩慢,一般生長500年直徑才能達到15厘米,直徑20厘米的已屬大料,因此小葉紫檀制品在市場上備受藏家追捧,但是市場上的小葉紫檀擺件價值如何還是受多方因素影響的。
品相有殘影響價值 上周四,收藏愛好者陳先生向專家展示了一件他珍藏的小葉紫檀擺件。
陳先生展示的牛毛紋小葉紫檀擺件
專家表示,陳先生帶來的擺件為牛毛紋小葉紫檀打造,屬于紫檀中的中品,這件作品呈紫黑色,有很明顯的把玩痕跡,雕刻時期大約為民國期間,雕刻的人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專家點評
“小葉紫檀也稱檀香紫檀,根據特征可分為金星紫檀、牛毛紋紫檀、雞血紫檀和豆瓣紫檀,以印度南部生長的料質最佳,成色最好。”資深雜項收藏家、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田建臣表示,新的小葉紫檀顏色發紅,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切面上能觀察到紋理交錯,局部呈絞絲狀、紋理卷曲明顯的就是牛毛紋紫檀。
“這個擺件保存得不是很好,衣擺和后背處有裂痕,魚簍前面的帶子和釣竿都沒有了,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田建臣指出,品相被破壞使得雕件的價值大大降低。田建臣表示,保存小葉紫檀作品應避免接觸水和酒精,盡量避免磕碰及陽光的暴曬,平時要注意密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陶秋芳∕編輯)
這件木雕藏品高15厘米、寬12厘米,屬于一件多層次鏤空雕品,該作品畫面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深淺錯落且依勢布局,形態各異的人物輔以亭臺樓閣、山水景物、樹木花卉等圖...
隨著黃花梨、紫檀等名貴紅木資源枯竭,紫檀木家具身價飆升后,一些做完家具后的邊角余料也被充分利用,雕刻出各種擺件、飾品,由于其價位適中、收藏潛力較大,頗受眾多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