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3 | 來源:木蟲網
[摘要]百寶箱作為家具的一種,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而設計、制作的,家具只有在符合實用價值時,才能夠得以流傳和發展。
說起百寶箱,許多人腦海中首先閃現的可能是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代表作《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小說講述京城名妓杜十娘,為了逃離煙花之地,私底下積攢了一些財物,藏于百寶箱中,希望能夠覓得佳人,脫離苦海,不想所托非人,最后葬身河底的悲慘故事。

清代黑漆金彩百寶箱
在整個故事中,作為連接故事線索的“百寶箱”貫穿始終,在小說中多次出現,對情節發展起著暗示和推動的作用,得益于作者的精妙安排,使得百寶箱的物質與精神形象,至今仍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百寶箱的形
百寶箱作為家具的一種,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而設計、制作的,家具只有在符合實用價值時,才能夠得以流傳和發展。百寶箱的作用多是用來存放主人家的心愛之物,但因為每個人的珍貴藏品不會都是一樣的,因此,在古代,百寶箱多數是根據主人所藏物品精心定做的。
名曰百寶,所藏物品定然都是珍貴之物,因此百寶箱的一項基本功能就是保護藏品。明清時百寶箱多用紫檀、花梨、紅木等堅實、耐用的名貴木材,南方地區還流行具有很好防蟲效果的“樟木箱”,從選材上保證了百寶箱的保護性。同時在接縫、拐角和開啟處多加以金屬包邊,角葉并上鎖,密封性更強,保護性進一步增強。
古時交通不便,人們外出往往要好幾年,需要將至愛寶物藏于身邊,因此百寶箱的另一特性是便于攜帶。現今所見的多數百寶箱在形制上非常接近于古人所用的行箱、書箱,便于攜帶應是如此設計的主要原因。

清十八世紀的紅木嵌癭木白玉百寶箱
百寶箱的質
中國人主張以物言情、情理結合、注重行為舉止的禮規風范,崇尚穩重端莊、溫文爾雅的品格,追求自然天成的樸素美,這種文化精神和審美理想在百寶箱上也有鮮明的體現。
從百寶箱紋飾的變化,可以領略中國社會的審美變遷。商朝喜用饕餮紋創造出神秘、恐怖、威猛、莊重的氣氛,這體現了殷人崇神祀鬼的宗教迷信思想的社會風貌;周朝的紋樣一改前朝的猙獰、威猛、神秘的宗教色彩,代之而起的是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竊曲紋和環代紋;春秋戰國則一躍而變為生動活潑的動物紋;漢代的云紋,無拘無束,自由流暢飛動,正是漢代盛世景象的反映;而到明清時,象征吉祥寓意的蓮花紋、竹子紋、靈芝、八吉紋、如意紋、蝙蝠紋等則展示出一派祥和的氛圍。
俗話說,好馬還要配好鞍,因為百寶箱所存放的多是主人家的珍貴藏品,因此百寶箱的設計制作往往要比其它家具更費心思。常選用上好木材,如紫檀、黃花梨、楠木、櫸木等優質木料。其次做工精湛,并繼承和借鑒了多種裝飾手法,如雕刻、堆塑、彩漆、雕漆、畫繪等等,往往是集當時精華之要的珍品,是一個時代工藝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