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 來源:合肥日報
[摘要]以刀為筆、以木為紙,巢湖市烔煬鎮民間藝人李小蘭的木雕手藝在當地有口皆碑。
以刀為筆、以木為紙,巢湖市烔煬鎮民間藝人李小蘭的木雕手藝在當地有口皆碑。
隨著室內裝飾“中式風”的興起,李小蘭憑借木雕這門傳統老手藝走上了致富路,年收入20余萬元。
李小蘭是位普通的農民,與木頭疙瘩相伴已經20多年。記者見到李小蘭時,她正在參加當地組織的民俗活動,為鄉鄰展示木雕老手藝。在一個直徑約60厘米的圓形木料上,她正一刀一刀地精雕細琢,龍鳳的圖案在刀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圍觀的群眾連聲稱贊。這個已經成型的作品叫“龍鳳呈祥”,而且有了買家。
在李小蘭的工作室里,陳列了各種成品的木雕工藝品,有梅蘭竹菊、二龍戲珠、鳳戲牡丹、鴛鴦戲水、喜鵲登梅……這些木雕產品,無不展示了“中式風”的魅力。說起這些工藝品,李小蘭更愿意稱之為作品。她說:“每件木雕都是我用心制作出來的,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因為這點,不少人還喜歡收藏。”在她的工作臺上,擺放著各種刀具。記者看到,每個刀柄都被磨得溜光。她說:“木雕刀有四五十把,最大的刀口有十厘米寬,最小的刀口只有幾毫米。”從16歲開始,李小蘭開始跟著父親學木雕,就跟這些刀具、棒槌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木料上鉆、打、雕、刻。她說:“木雕是個精細活兒,看到這些木頭最后成為形象逼真的作品,就很有成就感。”正因為對木雕手藝的喜愛,李小蘭憑著耐心和韌勁一干就是20多年。
這幾年,李小蘭吃著老手藝“飯”,奔上了致富路。從2011年開始,年收入從10萬元漲到20萬元。“過去木雕這個老手藝都沒什么市場了,只能糊口。但是近幾年,找上門的生意反增,除了過去皖北那邊的顧客外,現在當地的旅游熱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生意。”李小蘭說。
除了給景點制作仿古門窗外,巢湖周邊興起的不少農家樂為了突出鄉土氣息,也找到她,制作仿古木雕裝飾品。還有一些酒店,找她制作槅扇、屏風和壁畫等。“生意多了,人手不夠,都是手工活,產量跟不上。一件滿意的作品耗時少則數日,多則數月。量少價高。市場前景雖大,但是很可惜,從事這一行的人卻很少。”李小蘭說,她將繼續堅守木雕這個老手藝,希望能帶動更多人致富。(陶秋芳∕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