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 |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
[摘要]浙江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通過近些年的發展,逐漸成為東陽市的一大支柱產業。
浙江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通過近些年的發展,逐漸成為東陽市的一大支柱產業。截至目前,東陽市共有木雕紅木家具生產企業2000多家,有各類木雕紅木家具市場和企業展廳近100萬平方米,2012年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企業總產值達到160億元。目前東陽市已經形成東陽中國木雕城、東陽紅木家具市場等兩大交易市場和南馬、橫店、城北等三大生產基地。兩個市場所在的東陽工藝品創意集聚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木制工藝品和木雕(紅木)家具集散地。
2010年,東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發展規范提升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的若干意見》,要求各部門發揮職能優勢合力將木雕紅木家具產業打造成東陽傳統文化產業的招牌產業、“金名片”。
嚴標準 提質量
2010年,東陽市質監局制訂了比現行的國家、行業、其他地方標準更加嚴格的《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企業聯盟標準》。“聯盟標準的實施,既可以規范我市木雕紅木家具行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又有利于提升產品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東陽市質監局吳厚榮局長認為企業只有嚴格地按照聯盟標準要求組織生產,才能提升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競爭力,才能為打好東陽木雕紅木家具整體品牌奠定基礎。
同年12月10日,聯盟標準率先在十大龍頭骨干企業實施,經過2年多的宣貫,目前東陽市已有108家企業實施了該聯盟標準。今年4月份,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省級塊狀產業標準化重點項目通過省級驗收。吳厚榮介紹,實施聯盟標準的企業,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從原來的81.8%提高到現在的93.7%。
去年12月,東陽市質監局在聯盟標準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三部分內容《產品保證文件》,對產品質量明示卡、產品合格證以及產品說明書都進行了規范,并把防偽技術結合進了“一卡一證一書”。
2013年4月30日,在東陽市質監局的幫扶指導下,東陽市御乾堂宮廷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率先在業內推出紅木家具智能防偽電子身份證。該智能防偽電子身份證其實就是一枚電子芯片,消費者只需要用手機下載專用軟件,然后對準該芯片的位置一掃,手機就可以讀取該家具的一切信息,包括家具名稱、材質、制造企業、質量監督部門的檢測結論等。
“第三方紅木家具智能防偽識別追溯系統采用射頻防偽技術,將射頻芯片(標簽)直接植入家具里面,每個產品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ID身份,無法更改。”東陽市御乾堂宮廷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軍說。吳厚榮局長認為,智能防偽電子身份證的推出表明東陽木雕紅木家具進一步規范發展。
創品牌 提形象
“企業創名牌是一個平臺、一個過程,是一個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過程,是一個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是一個企業自身形象不斷提升的過程。”吳厚榮說,“我們在木雕紅木家具行業加強品牌培育的目標就是要把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的品牌形象牢牢地烙進消費者的印象中。”
2009年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行業僅有浙江省名牌產品1個,金華市名牌產品2個,東陽市名牌產品4個。截至2012年底,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行業已有浙江省名牌產品4個,金華市名牌產品12個,東陽市名牌產品17個。“要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客戶,就要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為此,我們堅持正面引導,積極做好各級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工作,從規模企業中培育東陽、金華名牌產品,從名牌企業中培育出產值超億元企業,并努力將其培育成省級、國家級名牌企業。”吳厚榮認為只有積極規劃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的名牌培育工作,打響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的整體品牌,才能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揚文化 提品質
傳統的榫卯結構是東陽木雕紅木家具制作的精髓。“說紅木家具有文化價值,價值的一個方面就體現在先人創造的精巧、牢固的榫卯結構。”吳厚榮說。東陽市被譽為“工藝美術之鄉”,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孕育之地。近年來,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產業迅速發展,傳統工藝榫卯結構在木雕紅木家具制作上的應用,不僅為木雕紅木家具增添了藝術靈魂,同時也讓這幾千年的傳統工藝綻放新的生命力。但隨著紅木家具企業的規模擴張和市場迅速擴大,一些企業將榫卯結構簡單化,改用膠黏劑方式增加構件間的連接強度,由此帶來的產品使用壽命縮短、易開裂變形以及居室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紅木制品的實用性和收藏性。與此同時,從事傳統紅木家具榫卯結構手工藝的人也越來越少。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東陽傳統榫卯結構文化,進一步提高東陽木雕紅木家具企業榫卯結構技藝水平,提升東陽木雕紅木家具品質,今年4月,東陽市舉辦了首屆紅木家具行業榫卯結構技藝比賽,比賽嚴禁使用膠水和鐵釘,制作過程除使用傳統的手工工具外,不得使用電動工具。10月31日,東陽市舉辦了木雕紅木家具行業榫卯結構技藝培訓,邀請業內專家、教授為企業講解榫卯結構的系統知識。吳厚榮滿懷信心地說:“專業人才是我市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發展區別于其他地區的獨特優勢。今后我們還將聯合相關部門舉辦更大規模的技藝比武和培訓,力爭把祖宗傳下來的傳統榫卯結構技藝繼承好、弘揚好、運用好,成為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的獨門絕技,努力將東陽木雕紅木家具打造成業內精品。”
建平臺 強技術
2010年11月,為建立一個在檢驗檢測基礎上,集質量分析、質量動態管理、產業研發等功能為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東陽市人民政府投入400萬元組建浙江省木雕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2012年4月23日該中心通過省級驗收,具備木雕紅木家具材種鑒定、家具零部件、家具力學性能、有毒有害物質等37項木制家具質量檢驗項目和參數檢驗能力。
吳厚榮說,木家具材質檢測方法一直存在用時長、樣品受破壞等缺點,中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現已研究出一套現場快速無損檢驗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取得很好效果。現在,不但可以在現場取得木材顯微圖像,且不會破壞家具,效率大大提升。
中心還積極參與《紅木》國標修訂及《中國紅木消費指南》的編寫,跟蹤研究國外先進檢驗方法與技術研究動態,不斷提升科研能力,申報科研項目。《33種木雕紅木家具用材標準圖譜研究》獲得浙江省質監局立項及6萬元科研經費,該項目擬對常見33種國產、進口木材進行制片拍片,對其規范名、俗稱、產地等基本信息以及宏觀、微觀形態識別歸納,并分別按木材三切面建立木材圖譜數據庫,為從事木材生產與加工、經營與貿易的單位與個人提供快速而準確的木材樹種識別工具。中心現已建有浙江省內目前種類最全、質量最高的紅木名貴木材標本室,對市民經常性免費開放,為其提供一個參觀學習樣本。
今年8月,東陽市人民政府啟動國家木雕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建設工作,預計將總投入7300余萬元在浙江省木雕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的基礎上籌建國家木雕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到時,實驗室環境、檢測設備、科研人員、檢驗能力等都將大力提升。(梁曉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