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9 | 來源:房地產門戶-搜房網
[摘要]因《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出臺而產生的原料供應減少、某些紅木品種可能消失等問題,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消費者應理性看待。
因此次出臺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對相關木材管控的加強而可能引起的原料供應減少,或由于生長繁衍緩慢等客觀原因而導致某些紅木品種可能消失的問題,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消費者應理性看待。
“木材只是紅木家具的一種載體和表現形式,我個人的觀點是,某個木材沒了就沒了,我們不做這種原料的家具就行了。”
朱長嶺說,此次公約要求相關木材出口國保證在種下新樹苗之后再采伐,并需要保證相關木材的生長量不減少,因此,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應予以重視,未來的紅木用材可以嘗試尋找其他新的替代品種。
市場趨向飽和
隨著近年來紅木家具行業的迅速發展,紅木家具市場已經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某紅木原材商曹經理告訴記者,聽說紅木家具賺錢,近年來許多實力和資質不一的大小資金蜂擁擠入紅木家具市場,造成行業體量迅速膨脹。“拿北京來說,三四年前北京的紅木家具品牌還屈指可數,可是如今大小品牌不下千個,市場已近飽和。”其還稱,“紅木家具又不是油鹽醬醋等日用品,也不像一天不開張就心慌、對走量有要求的現代家具,紅木家具的消費群體就那么大,以前企業一個月開張一兩次就很滿意,但現在每天都有那么多的紅木家具被制造出來,它們都賣到哪里去?”
朱長嶺告訴記者,由于近年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可以享受高檔紅木家具產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而且改革開放后隨著國際貿易的增長,國外進口紅木材料具有更大的便利性。另外,先進設備的引進和工藝的提升,也促進了紅木家具的市場發展,使行業發展得比較紅火。但整體來看,紅木家具市場的確已經出現了供給過剩的苗頭。
“受其高端消費定位的限制,不管怎樣,紅木家具的消費人群畢竟有限,而且擴展速度緩慢。”朱長嶺說,另一方面,紅木家具的變現率較低,雖然好看,用著也舒適,但誰也不會像衣服一樣換著買;雖然值錢,但又不能像黃金珠寶一樣容易兌換現金,投資和收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使用過后的消費者對其需求量自然減少。
雖然有相關專家預言,此次木材“限購”會助推紅木家具原料成本,企業可能會順勢漲價,而消費者受其影響會趁機買入更多的紅木家具以等待升值,從而帶動紅木家具價格進一步上漲。
市場:商家和消費者反應都比較“淡定”
曹經理向記者坦言,目前紅木家具品牌林立,產品眾多,消費者的選擇性很大,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雖然紅木家具因用料工藝不同,價格差異較大,不像一般消費品市場的價格戰、促銷戰來的那么直接。”曹經理說,“但在經濟形勢繼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等情況下,哪個商家也不敢輕易漲價。”
北京德成古韻坊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成也告訴記者,近兩年雖然紅木家具還是保持價格上漲的趨勢,但變化相當小,相比幾年前的形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多年在紅木市場逛的消費者李先生對此也表現得相當冷靜。
“紅木家具這幾年來價格漲得太離譜,太偏離市場經濟的規律了。”李先生說,紅木家具整體水分較大,已經被炒到一個拐點。“原料早已經被炒爛了,漲肯定是難以大漲了,可能會綜合人工上漲等因素有一些微調吧。”(梁曉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