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9 | 來源:雅安日報
[摘要]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調查》報道去年2月四川彭州市通濟鎮出土天價烏木,其所有權到底歸誰的熱點事件,并介紹了“中國烏木根雕藝術之都”蘆山縣烏木市場良性發展的情況。
一邊是天價烏木所有權引發的熱烈討論與爭議,一邊是政府扶植,民間發展,烏木市場良性發展,并帶動了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調查》報道去年2月四川彭州市通濟鎮出土天價烏木,其所有權到底歸誰的熱點事件,并介紹了“中國烏木根雕藝術之都”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烏木市場良性發展的情況。
《新聞調查》欄目在蘆山縣實地了解到,該縣經營烏木的商戶、加工廠有1000多家,縣城的烏木根雕一條街,更是聚集了各類烏木經營者。在蘆山,烏木基本都由當地農民自己挖掘,烏木挖掘出來后,銷售給烏木經銷商,其銷售所得一部分歸田地承包權人所有,一部分為發現者或挖掘者所有。
多年以來,蘆山縣民間已經形成了從挖掘到加工、銷售的產業鏈條。
彭州天價烏木引發的熱烈討論,主要集中在烏木所有權到底歸誰?蘆山縣委書記范繼躍在接受《新聞調查》采訪時表示,既然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現在要宣布(所有出土烏木)都歸國家所有,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帶來很大的社會矛盾,甚至可能引發老百姓和政府之間的利益之爭。
在蘆山,這個爭議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蘆山縣委、縣政府不介入烏木所有權的爭奪,只是充分利用民間已經形成的產業鏈條,將市場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怎樣對市場進行有效、規范的管理上。
而就民間組織挖掘,會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問題,范繼躍表示,無論是國家去挖掘,還是老百姓或者企業去挖掘,關鍵在于是否有管理機制來對此事進行約束。
目前,蘆山縣已經將烏木經營納入林業部門管理,經銷烏木必須辦理許可證和工商執照。而在國有河道、山林等地禁止挖掘,每年的收益要依法納稅。
“烏木市場的發展,除了產生稅收之外,還帶動了旅游的發展以及蘆山的美譽度、知名度和對外的吸引力。”范繼躍說,政府扶植,并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的作用,讓老百姓參與根雕產業的發展,會極大地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實現最有效的創造價值,帶動產業的有效良性發展。
最后,范繼躍表示,針對目前天價烏木引發的爭議,如果以后相關法律有了新的規定,蘆山會率先成為執行法律的典范。
相關鏈接:
彭州天價烏木事件回顧
2012年2月,彭州農民吳高亮在自家承包地里發現了價值上千萬元的天價烏木。7月,他所在的彭州市通濟鎮政府宣布天價烏木“屬于國有財產”。為此,吳高亮將通濟鎮政府告上了法庭,由此,烏木所有權到底歸誰引發了社會的廣發討論。
今年1月,在彭州“天價烏木案”第二次庭審中,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原告吳高亮關于確定7件烏木為自己所有的起訴。庭審中,對烏木的發現者、發掘者及發掘地點是否決定烏木歸屬,還并未作出判定。(王甜/編輯)